春季预防羊螨病的方法
张青春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动物检疫站
羊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 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春季阳气发升温度渐生,对是疥螨和痒螨来说是活动繁殖的好季节,因此兽医和养殖户应把握好此时节做好预防工作。
1 羊螨病的症状
羊螨病主要发生于秋末冬初和春季。 病初发时,因虫体小刺、刚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可见羊不断在圈墙、栏柱等处摩擦;在阴天、夜晚、通风不好的圈舍及随着病情的加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继而出现丘疹、结节、水疱,甚至脓疮;以后形成痂皮和龟裂。 羊螨病常始发于羊皮肤柔软且毛稀短的部位,主要是头部如嘴唇、口角、鼻面及耳根部等,出现全身及局部脱毛,皮肤起痂皮,颈后如干涸的石灰,故有“石灰头”之称。 该病还易发于被毛稠密和温度、 湿度比较恒定的皮肤部分,如背部、臀部及尾根处,以后病变向体侧蔓延,严重者可见患部有大片被毛脱落。 羔羊出生后与患病母羊接触,很快感染发病,常用口啃咬或蹄蹬患处,羊毛湿润。 健康的羊如与病羊同群饲养、使用病羊用过的饲具和圈舍等,被感染后 3~6 周发病。 羊感染螨病后不仅破坏了皮毛,引起脱毛,而且羊体日渐消瘦,并可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羊螨病预防和治疗
在治疗时要注意区别羊螨病和湿疹、 秃毛癣、虱和毛虱症。 湿疹痒的不剧烈,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无传染性,皮屑内无虫体;秃毛癣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明显,其上覆盖的浅黄色干痂易于剥落,痒觉不明显;虱和毛虱的病症有时与螨病相似,但皮肤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较轻;容易发现虱及虱卵,病料中也找不到螨对症下药。
2.1 做好预防是关键
首先要经常保持圈舍卫生、 干燥和良好通风,并定期用 10%~20%生石灰乳或 20%草木灰水对圈舍及其用具进行清扫和消毒,消灭感染源;其次平时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羊群膘肥体壮,皮肤结构紧密,皮质代谢协调,抗感染力强,不易感染此病; 每年秋冬及早春一定要对病羊污染过的羊圈、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还要在剪毛后用杀螨药物进行两次预防性药浴;对新调入的羊应隔离检查后再混群,及时治疗和隔离可疑羊,以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
2.2 及时治疗防蔓延
2.2.1 局部疗法
可选用杀虫脒,配制成 0.1%~0.2%水溶液涂擦患处;新星癣特灵(主要成分:水杨酸、樟脑、2.5%碘酊等),用小刷蘸药涂患处,每两天涂一次;辣椒烟叶合剂,配方为辣椒 500 克、烟叶1500 克、 水 1500~2500 毫升, 混合后煮沸, 熬至500~1000 毫升, 滤去粗渣, 使用时加温到 60℃~70℃,每天一次,连用 7 天。
2.2.2 药浴疗法
可选用 0.025%~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或 0.025%~0.04%林丹乳油水溶液,或0.05%马拉硫磷水溶液等浴液;或石硫合剂(生石灰3 千克,硫磺粉 5 千克,用适量水拌成糊状后加水60 千克煮沸,取清液加入温水 20 千克即成)均可。浸泡至全身毛湿透为止。 此法适于养羊较多、气候温暖、普遍发病或预防用药等情况。 为提高药浴效果,应注意先小群试验再大规模使用,药液温度不低于 30℃,隔 5~7 天重复药浴 2~3 次(杀死虫卵) 。药浴应在剪毛两周后选择晴天, 浴前应停牧半日,给以充足的饮水。 农家养羊数量较少时,可进行缸浴或桶浴。 无论采取何种药浴方法,3 个月内的羔羊应禁止药浴;母羊药浴后要用温水洗净乳房周围药液,才能让羔羊接触母羊吃奶,以防羔羊中毒。
2.2.3 中草药疗法
“乳矾散”局部涂擦。 将乳香25 克、枯矾 100 克,混合磨成细面,制成“乳矾散”。以 1 份乳矾散加入 2 份植物油混合加热后涂于患处,连涂数次即可治愈。 烟草水药浴。 取烟草末 15千克,与 50 千克水一并煮沸 90 分钟,过滤后加入苛性钠 1 千克,再加水至 250 千克进行药浴。此外,还可用桃树根、苦参根皮等熬水洗浴患处,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上一篇: 饲养母貉适时配种莫迟疑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