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野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技术
刘喜林 尹 善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局
野猪又称山猪,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其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云贵地区、福建、广东地区。我国20世界80年代开始引进人工养殖野猪的技术,目前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猪以其草食动物肉质醇香、鲜美和营养更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养野猪已成为中小投资者的首选畜牧项目,先期投入的养殖户普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年收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者大有人在。
1 野猪的发情与配种
野猪的被毛粗糙而稀疏, 一般为灰色或灰黄色。成年母猪体重90-130kg, 对外部环境反应灵敏。 母野猪乳头一般为 6-7 对,年产 2.5 胎,通常每胎产仔10-15 只。 适宜的配种时间为仔猪出生后5-6 月龄,体重达 40-60kg。 母野猪发情时,一般采取初产母猪配早、经产母猪配晚的原则。 野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住母猪臀部,母猪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公母野猪配种时间比家猪需时略长。根据经验,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8 小时后再重复交配一次,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受胎率。母野猪发情交配时,也可采用将公猪赶入母猪圈内1-2 天的方法,此时公野猪夜间可多次爬跨、交配。待确认交配成功后将公野猪赶出。过20 天后再观察母野猪是否还发情, 通常情况下母野猪的发情周期为18 天,如不发情,证明野猪已交配成功。
2 种猪选择
从事野猪养殖的场户必须具备1-2 头纯种野公猪。 常言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可见种公猪的重要。 选择好的种用野公猪,对于后代的优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常选择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留作种猪,用野猪与家猪杂交的特种野猪所产的后代留种,培育出来的后代有返祖现象,即生产出来的猪只外观有部分不像野猪而像家猪。
所以,二元杂交的特种野公猪不宜留作种用。如受条件限制,非用特种野猪作种公猪用时,也要选择具有70% 以上野猪血缘的三元杂交特种野猪作种猪,在血缘关系上还要防止近亲交配,这样的后代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野猪原是野生动物,以树叶和野草等为主食,人工饲养下也保留了这一特性, 饲料中 60%-70%以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为主。 而一些农户用养家猪的经验,以全价饲料来替代野猪饲料,不仅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而且由于后备种猪的前期生长没有限饲,加上日粮中的营养水平过高,致使公野猪过肥,体重过大,造成公猪爬跨困难或者母猪经不住公猪的爬跨,导致配种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 此时,应对野公猪进行限制饲养,以青绿饲料为主食,同时加强运动。
种公猪需要较多的粗蛋白质及维生素,如日粮中不足, 会影响种公猪的体质和精液品质,造成精液少而稀,精子发育不完全与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 如缺少钙、锰、锌和硒等矿物质,也会引起性腺退化、性欲迟钝。 所以应均衡供应种公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富含粗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骨粉、豆粕、小虾、蚕蛹等应常年供应,有丰富维生素的青绿多汁饲料也应多喂,在北方冬季青绿多汁饲料不足或公野猪交配后,可补充维生素添加剂。 如缺矿物质,平时饲养时可多喂各种含钙较多的青绿多汁饲料与干草粉, 含磷较多的糠麸和补充适量的骨粉、石粉或贝壳粉等。
上一篇: 网箱饲养管理美蛙的正确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