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牛青草搐搦病的正确防治方法

牛青草搐搦病的正确防治方法

宋君峰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青草搐搦又称低镁血性搐搦或低镁血病等,多发于春夏季节,此时牛羊等牲畜由舍饲转为放牧,青草中富含蛋白质,但钙、镁、钠、糖较少,牲畜吸收不足,故而易发此病。此病的防治方法较为简单,方法得当将能有效防治牛青草搐搦病。

1 病因

1.1季节与天气因素 
    本病在低温、多雨的初春和秋季,尤其在早春牧草生长繁茂期、牛放牧2~3 周内发生较多。其原因是受天气影响,生长的牧草吸收镁元素受阻碍,或泌乳母牛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镁消耗量加大,使低镁血症发病率升高。

1.2 土壤中镁缺乏和钾过多 
    花岗岩、火山灰等酸性土壤及人为因素影响的土壤中镁缺乏,导致牧草镁含量减少;钾过多是由于草场(人工草场)施用钾肥过多而致使土壤中钾含量增多,即使土壤中的镁含量多,也会由于钾和镁离子的颉颃作用而阻碍植物对镁的吸收,这是导致牛低镁血症的主要原因。

1.3 泌乳因素 
    本病 3 岁以上,分娩 70d 内的带犊母牛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放牧 2 周左右的带犊泌乳母牛血镁含量少,尤其是 7~8 岁的奶牛,其血镁含量减少更为显著。妊娠母牛分娩前镁消耗量增大,加上瘤胃内氨产生过多等致使其对镁的吸收不足。
2 症状

2.1急性 
    牛在正常采食中突然抬头鸣叫,惊恐不安,离群独处,盲目乱走,随后倒地,发生间歇性肌肉痉挛,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血液检查,血镁浓度急剧下降,由正常的 1.8~3.2 mg/100 mL 减至 0.4~0.9 mg/100 mL,同时,血钙含量也由正常的9.5~12 mg/100 mL 减至 7.02 mg/100 mL 以下。

2.2亚急性 
    患牛精神沉郁,步态踉跄,随之感觉过敏、不安和兴奋,全身肌肉震颤、搐搦,牙关紧闭或磨牙,耳、尾和四肢肌肉强直,全身间歇性和强直性痉挛,倒地不起。

2.3慢性 
    病牛对轻微刺激反应敏感,头颈、腹部和四肢肌肉震颤,行为稍有异常。发病数周和数月后,出现运动障碍,其行走摇晃,食欲减退和泌乳量减少,体温在 38.3~39.4℃,脉搏增数,呼吸增数,心音混浊、不清,节律不齐,口角流出泡沫状唾液,排水样软便及尿频等。

3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应依据血液分析或血镁含量的测定。牛患破伤风、酮病(神经型)、产后瘫痪、亚硝酸盐中毒时临床上有类似青草搐搦的神经症状,但多无青草搐搦固有的低镁血症症状。

4治疗

4.1 氯化镁 6~15 g,氯化钙 15~30 g 溶解于 500~1 000 mL 蒸馏水中煮沸消毒,过滤灭菌,缓慢静脉注射。可将 8~10 g 硫酸镁溶解在 500mL 的 20%葡萄糖酸钙溶液中制成注射液,在半小时内缓慢静注。

4.2 用 5%氯化钙注射液 200~300 mL,10% 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 20mL,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 静脉注射,再皮下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 200mL。此外,用维生素 D 治疗可减轻症状,每天用量 70000IU。静脉注射镁盐须缓慢,以免引起心率衰竭及其他严重反应。治疗中,常引起痉挛,在实行特殊治疗前,最好先行注射水合氯醛等镇静剂。

5预防

5.1草场管理 
    对镁缺乏土壤施用含镁化肥。为提高牧草镁含量,放牧前每周对每 100 平方米草场撒布 3kg(2%浓度)硫酸镁溶液,同时控制钾肥施用量。

5.2放牧牛群管理 
    春天和晚秋放牧时间不要过长。易感母牛如患过本病,应适当控制放牧时间。另外应补饲镁制剂,放牧牛群,尤其是带犊母牛,放牧前 1~2 周可在日粮中添加镁制剂。本病易发期,青草中的镁含量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可在饮水和日粮中添加氯化镁、氧化镁或硫酸镁等,每头每天补饲量不超过 50~60g。

上一篇: 猪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