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原理和预防措施

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原理和预防措施

邹君 甘肃农业大学

    猪链球菌病在全球畜牧业均有广泛分布,病猪、病愈带菌猪、病死猪等为本病的最主要传染源。病猪、带菌猪、病死猪的各实质器官、血液、肌肉、关节、母猪的子宫或阴道、各腺体分泌物中都可能分离到该病病原,其中扁桃体、淋巴结等分离率最高。病死猪肉、内脏器官处理不当、病猪饲养场所和活猪交易市场消毒不严、猪只买卖、屠宰过程中运输工具和屠宰工具的污染等因素也为本病的流行埋下了隐患。猪、马、牛、羊等均自然易感,人工感染时家兔最敏感,小鼠、豚鼠、鸽和鸡次之。猪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易感,尤其是仔猪、保育猪及怀孕母猪最易感。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经鼻粘膜、口腔粘膜、伤口入侵感染而致病,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接种于易感动物的鼻腔、腹腔时最易发病。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高湿、高热的夏秋季节流行最为严重,一般为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新疫区发病或该病流行的初期,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病势迅猛,病程短促,病死率颇高;老疫区发病或流行后期多表现为关节炎型或淋巴结脓肿型,病势缓和,病程较长、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上一篇: 猪链球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