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原理
宋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至今世界上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等有本病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 B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1 易感动物
猪伪狂犬病可以感染动物种类多,在自然条件下能使牛、绵羊、犬、猫、兔、鼠等动物感染发病,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人感染此病。实验动物中家兔最敏感。猪是唯一感染猪伪狂犬病后还能够存活的物种,是猪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而其他物种 猪伪狂犬病的感染可以导致神经性疾病和死亡。
2 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主要传染源,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也是本病的传染源,尿液和粪便也可能是一些毒株的传染源。
3 传播途径
猪伪狂犬病主要是通过鼻与鼻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所以空气传播是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乳汁和精液也可能传播病毒,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也可能传播病毒。
上一篇: 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瘟的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