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四川南充:田间课堂带领农民奔小康

四川南充:田间课堂带领农民奔小康

  2010年,嘉陵区委、区政府整合资金,在大通镇连片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始建设时,当地村民受“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家家都种粮和棉”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不十分支持畜牧示范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找到症结所在,该镇经过研究,决定在镇村干部群众中,有针对的开设“流动课堂”,满足培训基层干部的需要,尽量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把农业产业及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

  笔者在该镇“流动课堂”培训计划中看到,今年,开出了“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当好新时期基层干部、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防灾减灾”等10多个专题学习的“菜单”。

  “干部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组织讲什么,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单’。”据大通镇党委书记曾夏国介绍,“流动课堂”采取的是因需施教、面对面培训的方式。为增强实效,该镇从各行各业人员中,选聘了一批优秀人才作为“流动课堂”专兼职老师。他们有的是农业、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的是农村致富能手。按照专业性质,该镇把这些教师分成思想道德、文化宣传、技术指导、政策法规等类别,群众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随时到镇上去登记,然后,该镇再根据需求和具体工作需要,制定一份培训“菜单”。

  3月28日,笔者在大通镇安林寺村看到,该镇农技人员李淑华正在指导村民栽植玉米。“春玉米栽植时,实行双膜覆盖保温育苗,要规范预留行比。”正在栽玉米苗的刘大爷说,以前,他种庄稼吃“经验饭”,凭着感觉来,但是粮食产量并不如意,现在,镇上的农技人员“手把手”教自己种田,种相同的地,一年的粮食产量比原来提高了20%以上。

  在大通镇梓潼庙村笔者看到,一大片的智能化连栋蔬菜大棚内,绿油油的菜秧长势喜人。据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介绍,他们把从“流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回到村民中去,对当地村民进行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发展大棚蔬菜8000多亩,引进国外蔬菜品种40多个。

  “流动课堂”的兼职教师陈杰是梓潼庙村的养殖专家,当地村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联合成立“肉兔养殖小区”。目前,加入该“肉兔养殖小区”的农户达100户,已建成标准化笼位2万个,年出栏肉兔10万只,户均养兔收入达3万余元。据陈杰介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次上课前,他都要广泛收集群众需要学习的内容,认真进行梳理汇总,然后针对群众的需求,把课上好。

  “‘流动课堂’为群众架起了一座‘致富桥’。”据大通镇党委副书记彭宏介绍,截至目前,该镇“流动课堂”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5万余人次。通过培训,该镇已形成蔬菜、水果、养殖三大主导产业。

上一篇: 寻找合作伙伴

下一篇: 青岛康大兔肉畅销京城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