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牛肉干:跟风趋同情况严重
随着市民饮食观念的逐渐转变,“绿色食品”深受青睐,并且一些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一批以“特色”为主的企业更是出尽了“风头”。然而,就在诸多企业争相强抓“特色”经济商机之时,企业“跟风”的趋势却日益凸现。然而,就在青海牛肉干企业日益快速发展之时,笔者在青海省内各大超市调查时发现,有30余家企业生产的品牌中,目前在市场上较为畅销的仅有西北骄、雪山、唐古拉、卡日曲等不足10种,那么其他20余个品牌又何去何从了呢?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跟风”经济致使青海牛肉干市场鱼龙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牛肉干”特色经济的稳步发展,并且一些家族式小作坊和小型企业的不良竞争,导致青海牛肉干的市场声誉正在遭受着一种“品牌”的考验,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那么,青海牛肉干何时才能向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迈进,何时才能“牛气冲天”呢?
拿在青海省内外略有名气的青海牛肉干来说,早在几年前全省仅有“雪山”一家在加工、制作牛肉干,而目前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省已有30余家企业在参与牛肉深加工。不难看出,“特色”经济已成众商家在市场经济中抢抓商机的“抢手货”。
青海属高海拔地区,工业、农业污染较小,天然草场资源丰富,并且许多农牧区饲养的牦牛喝的是天然矿泉水,吃的是野生中药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青海生长牦牛而言,已经占据了“天时、地理”,同时“优势资源”对牛肉深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与外地牛肉干相媲美的一个优势。此外,青海牛肉干在加工工艺上采取的是中温脱水处理,不像外地以高温烘干为主,破坏肉制品的营养成分。牛肉干加工是一项工艺简单的“特殊”肉制品加工行业,若要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道路,就目前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及时引导小中型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破企业的“跟风”意识,同时将牛肉干与旅游接轨,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高原品牌。
采访中,一位王姓的外地游客告诉笔者,青海牛肉干无论是从口感、肉质,还是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的确比外地牛肉干好,并且多元化的品种也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繁杂的品种、品牌,很难让外地消费者辨清好坏。“若想突出特色,首先要树立品牌。”王先生说,从许多牛肉干的外包装看,青海牛肉干都有一个“西北特产”的共性,那么这个定位又怎样征得消费者的认可呢?说白了,还是要做“品牌经济”。
目前青海产牛肉干中已有3个品牌远销北京、上海、福建等国内20余个大中型城市和澳大利亚、泰国等国际市场。但要形成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还需时日。
上一篇: 河北张家口:特种养殖开启致富路
下一篇: 甘肃广河:联户养殖新模式创稳定增收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