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谢中国 江南大学
上图所示为日本对虾幼体肠道的显微结构。中肠管壁组织由内向外依次分成四层结构,分别是 A 纹状缘、B 粘膜层、C 粘膜下层、D 肌层。各试验组日本对虾幼体消化道发育良好,无明显异常,肠道上皮粘膜褶皱较多较深,表明畜牧营养状况良好。 肠道健康是动物正常摄食、消化、吸收的保障。随着仔稚幼体的发育,肠道上皮粘膜褶皱长度和上皮细胞高度的增加会使粘膜吸收面积扩大和粘膜层变厚。肠细胞高度的减少是评价仔稚鱼是否处于饥饿状态的标准。肠道上皮粘膜褶皱变平而数量减少,反映了幼体营养状态不良。中肠的肌层主要作用帮助肠道的蠕动,以利于物质运输和吸收,随着发育肌层逐渐发达,中肠的物质运输和吸收作用逐渐增强。欧洲鳎(Solea senegalensis)幼体从 10 日龄至 30 日龄,肠粘膜褶皱加剧,肠细胞刷状缘膜厚度也增加,这表明仔鱼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增加。肠道上皮粘膜褶皱的多寡、深浅也是微粒饲料能否开始饲喂的一个考虑因素。 饲料的营养成分影响幼体的消化酶活力和消化系统发育进程。Darias 等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D3的含量影响欧洲鲈鱼(Dicentrachus labrax)幼体的消化系统发育和骨化,认为 1 g 饲料中含有 19.2 IU 维生素 D3能满足幼体的发育需要。Ostaszewska 等分别以卤虫和商业微粒饲料饲喂平鲷(Vimba vimba)幼体,发现肠道的形态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得出卤虫更有利于肠道的形态发育。Fontagne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磷脂不同的形式(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影响镜鲤(Cyprinus carpio)幼体消化系统的发育。Yúfera等制备的交联蛋白微胶囊饲料饲喂条纹鲈幼体,生长低于饲喂卤虫的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消化器官发育良好,大小无异常,与对照组有着相同的肠粘膜褶皱。考察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为粘合剂的微粘饲料对 3-25日龄西伯利亚鲟的生长、成活率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体肠道组织绒毛排列整齐,褶皱较多,未见异常。在本研究中,各试验组的肠道发育均正常,表明微胶囊饲料对幼体的消化系统发育无不良影响。
上一篇: 微胶囊饲料在消化道中的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