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中抗菌药使用与人类源细菌耐药性之间关系
武瑞兵 内蒙古农业大学
微生物很容易通过许多可能的传播途径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递。耐药细菌可自由地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递,这可能会增加耐药决定因子传递给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可能性。来源于食用动物的耐药细菌可能会促进来源于人类非致病性的共生细菌抗药性的发生,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随着耐药细菌在畜群中的流行而增加。动物性食品可被来自动物肠道菌群的细菌污染,这些肠道菌群可能同属于人类或者可把耐药基因传递给人类肠道菌。耐药细菌在人类菌群中的出现使得耐药基因被传递给人类致病菌例如E. coli O157:H7成为了可能。
抗菌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对于耐药细菌的传播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饲养场的粪便经过雨水冲刷会污染地下水、河流以及其他水路,进而可能会促进耐药微生物的传播。此外,成千上万集约化管理下的动物的粪便被用作肥料,有的是直接被施于农田,有的则是被堆肥处理后施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耐药决定因子可通过动物传递给人类。例如,阿伏帕星被用作畜牧养殖中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并且它被认为与食用动物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的出现有关。因此,这些发现暗示了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可从动物传递给人类。
上一篇: 畜禽养殖环境系统预警研究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