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新疆“育肥大王”:带着乡亲奔小康

新疆“育肥大王”:带着乡亲奔小康

    农六师一○一团四连职工、昌红育肥牛合作社社长马德仓是一○一团养殖大户中的典型人物,被当地职工群众称为“育肥大王”。2011年,马德仓共出栏育肥牛2000多头,育肥羊8000多只。他获纯收入100多万元,日子过的红红火火。2009年,在团场发展畜牧业优惠政策的指引下,他在院子里盖了几间暖圈,5月中旬,他从阿勒泰市购回400多只羊,经过1个月精心喂养,全部出栏,他获纯收入2万多元。

    2009年7月,该团把四连一个20亩地的废旧晒场无偿借给他使用,并为他提供了防疫技术和养殖方面的书籍。该团计生协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办理了少生快富贴息贷款。他自筹资金10万多元,建起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圈舍,购回了粉碎机。

    2011年,他投资30多万元,分别建起了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羊圈和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牛圈,马德仓把圈舍全部建成半封闭朝阳型圈舍,这样夏天可以去掉圈舍前面的棚膜有利于通风,冬天盖上棚膜有利于阳光照射,圈舍内阳光充足,既节约了煤炭,又减少了污染。

    在育肥牛羊过程中,马德仓十分注重科技投入和科学饲养,认真总结经验。他先后根据养殖书籍上学到的知识,对饲料进行了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籽壳、饲草、玉米按一定比例制作成混合饲料。秋天,他根据饲草情况,制作了青贮饲料和黄贮饲料。这些饲料通过发酵,提高了蛋白质含量,牛羊吃后长膘快。同时,他还把回收的豆腐渣添加到饲料里,这样不仅牛羊喜欢吃,而且牛羊肉质鲜嫩,品质好,受到顾客青睐。

    养殖家畜家禽的重点是做好防疫工作。由于圈舍里存栏的牛羊始终不断,他根据不同季节进行消毒防疫,对圈舍内的粪便及时清理,冬天1个月消毒1次,夏天10天左右就消毒1次。由于防疫到位,他家饲养的畜禽从未发生过各类疾病。

    为了与市场对接,他在家里安装了宽带。闲暇之时,他经常在网上了解市场信息,寻找销售渠道。2011年,他先后在网上与上海一家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全年共为这家公司销售活羊6000多只、牛2000多头。他还与郑州市一家公司签订了每月15吨牛肉的订单,销售牛肉200多吨。

    为了让更多的职工群众都能依靠养殖走向致富的道路。2010年,马德仓成立了昌红育肥牛合作社。目前,他已吸收了18户职工加入了他的合作社。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年为职工节约饲草费30万元,每年为养殖户提供畜牧贷款40万元,销售牛羊1.4万头(只),提高了职工群众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他的帮助下, 四连职工马有林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他家仅靠育肥牛羊一项可获纯收入6万多元。职工赵子俊想搞牛羊育肥,可他既不懂技术,又不知道在哪里收购牛羊。马德仓知道后,就把育肥牛羊的技术传授给他,并带着他到昌吉市、米泉市、阿勒泰市等地收购牛羊,然后,马德仓又帮助赵子俊建圈舍,在马德仓的扶持下,赵子俊每年仅育肥牛一项就增收8万多元。“从去年11月份到目前,我已出售100只育肥羊和60头育肥牛,纯收入8万多元,能有这样好的收入,都靠马德仓大哥的帮助。”2月22日,四连汉族职工张志伟满怀喜悦地对笔者说。

    听说马德仓成立了育肥牛合作社,阜康市、米泉市羊毛工镇柳子庙村等地方乡镇的农民也过来加入了他的合作社。在马德仓的帮助下,柳子庙村的农民马志强每年出栏育肥牛400多头,每年可获纯收入15万元。马志强感激地说:“马德仓大哥不仅给我们提供饲养技术、资金、市场信息,还帮助我们提供低价饲料、销售渠道。”在马德仓的带动下,四连掀起了一股育肥牛羊的热潮,连队80%以上的职工户均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上一篇: 浙江景宁:畲族百姓走上养山羊的致富路

下一篇: 台湾首度发现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