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技术在日本囊对虾高密度精养的应用
赵培 上海水产大学
传统的对虾养殖池放苗密度低,换水次数多,无机氮浓度积累低,而高密度对虾养殖池放苗密度高,换水次数少,因此无机氮积累高,对畜牧养殖户来说,影响了其经济效益的产生。本试验日本囊对虾的放苗密度为 175 尾/平方米, 远远高于先前报道的 96尾/平方米,整个养殖周期不换水,因此传统对照组的无机氮浓度非常高,但是通过使用生物絮团技术,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明显降低,该结果与 Avnimelech and Mokady, Avnimelech et al. and Avnimelech的研究结果一致。与 Hari报道相同,本试验不同处理组的硝酸氮浓度变化不显著。
含氮化合物的降低可能是因为微生物对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利用,大量繁殖的微生物被认为含有虾类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必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研究结果显示, 生物絮团组的对虾收获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组,通过使用生物絮团技术,蛋白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高达 1.42 和 1.67,高蛋白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也同样出现在罗非鱼的生物絮团养殖过程中,蛋白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很可能是因为生物絮团的饲料替代作用,正如 Burford所说,微生物通过转化残饵粪便而絮凝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满足对虾营养需要。
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絮团组的对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含氮化合物浓度的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异养菌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 PHB 聚合物能够刺激生物絮团养殖池内絮团的形成,近期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絮团可有效抑制哈维氏弧菌的密度感应系统,并防止卤虫感染弧菌病。
DGGE 图谱显示,通过使用生物絮团技术,DGGE 分离到的总条带由 18 提高到 20,但是不同处理组的序列相似性仅为 0.4,因此,生物絮团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养殖水体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这与 Avnimelech研究结果相同。生物絮团组的优势菌株为 Bacillus sp. 和 Proteobacterium, 而传统对照组的优势菌株为Vibrio sp.和 Proteobacterium。 生物絮团组检测到的 Bacillus sp.,大多数被认为是水产益生菌,传统对照组检测到的 Vibrio sp.,大部分被认为是水产致病菌。生物絮团组和传统对照组共同检测到的 Proteobacterium,大多数被认为是水产标志菌。因此,生物絮团组的养殖水体内因 Bacillus sp.的存在很可能抑制了 Vibriosp.的繁殖, 换句话说,通过使用生物絮团技术,病原菌可以被益生菌有效抑制。因此,生物絮团组的日本囊对虾收获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对照组。Schryver et al.也曾预言,微生物的多样性例如生物絮团内的丝状细菌和絮凝菌可能是养殖水体内无机氮消耗和生物絮团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使用生物絮团技术,絮团量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絮团量变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通过添加蔗糖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日本囊对虾高密度精养系统中,不仅调控了养殖水质,而且提高了饵料转化率,同时提高了对虾存活率。该作用效果可能与生物絮团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有关,通过添加蔗糖可使养殖系统内形成益生菌优势,本试验仅分析对虾收获前生物絮团内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并不能代表整个养殖周期内生物絮团的微生物动态变化,而且添加蔗糖培养生物絮团所需养殖成本偏高,不适于大规模推广,因此研究适于海水养殖动物的生物絮团添加技术势在必行。
上一篇: 生物絮团养殖所需有益微生物简易发酵工艺研究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