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霉形体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治
1易感动物
鸡霉形体的宿主范围大,鸡、雏鸡、珍珠鸡等 10多种禽类均可感染。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火鸡,传染源是正在发病或隐性感染的鸡、火鸡或其他禽类。鸡霉形体与其他传染性病原因子有协同作用,产生更为严重的症状,尤其当鸡群有应激,如鸡苗进栏、转栏、疫苗接种等,更易暴发该病。
2传播途径
鸡霉形体的传播有横向传播和垂直传播 2 种方式。垂直传播主要通过母禽的卵巢、输卵管及公禽的精液,因此,鸡霉形体可经蛋传播及交配传播。在禽舍间的横向传播主要包括经人员、设备、用具等机械传播,经外部寄生的吸血害虫而传播,或经病禽及隐性感染禽而发生接触性传播。感染病禽的呼吸道和口腔的分泌物、泄殖腔的排出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可通过病禽咳嗽、喷嚏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随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禽。粪尿中一般不排菌,但被霉形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可传播该病。
3疫苗预防
弱毒菌苗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可供群体使用。较广泛使用的 F 株活菌 (较鸡毒霉形体灭活菌苗便宜),一般推荐点服法接种,也可经喷雾或饮水免疫而节省劳动力。F 株能在鸡群中扩散,在接种时遗漏的鸡只仍可获得免疫。F 株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取代鸡霉形体野毒株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F 株会在鸡群中变成优势鸡霉形体株,不断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从而阻断垂直传播。霉形体的免疫特性是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不起主要作用。弱毒菌苗的缺点是,F 株对肉鸡具有低毒力,对接触的火鸡群和幼鸡仍有致病性,可导致产生气囊炎。霉形体弱毒苗不能与抗生素及其他呼吸道疫苗同时使用。接种鸡霉形体活疫苗前 3 天、后 5 天不能使用抗霉形体药物,蛋鸡在产蛋期不宜接种。疫苗接种应与其他呼吸道疫苗免疫相隔5~7 天,鸡霉形体活疫苗免疫后,若再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或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可能会引起更多不良反应。另外,鸡群接种鸡霉形体活疫苗后,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就是会导致鸡群长期受到疫苗株的污染,从而干扰鸡霉形体的检测,不利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防制。
鸡霉形体灭活菌苗的优点是不散毒,比较安全,对其他家禽也无致病性,不须停用抗生素,能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有效地阻断经蛋垂直传播。灭活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对其他疫苗不产生干扰作用。该苗的缺点是对预防感染效果较差,诱导的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个月。
用鸡霉形体弱毒菌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可保护鸡群免受由于野毒株攻击造成的产蛋量下降。据报道,对 F 株免疫组、鸡霉形体灭活菌苗免疫组和对照组的母雏,于 28 周龄时以野毒攻击。在随后 34 星期的产蛋期中,F 株免疫组、鸡霉形体灭活苗免疫组和对照组的产蛋数分别为 192、193 和 179 个。此结果表明,F 株和鸡霉形体灭活苗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4药物治疗措施
鸡霉形体对多种药物敏感,常用的抗菌素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氟甲砜霉素、林可霉素、北里霉素、链霉素等。由于霉形体没有细胞壁,对影响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药物等不敏感。替米考星是较新的大环内酯类药,对家禽霉形体具有较强的灭活性,已被用于治疗家禽霉形体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泰乐菌素的疗效相近。用抗生素治疗霉形体可以缓解症状,控制感染的传播和减少经济损失,但是不能完全消灭霉形体病。因此,造成内源性持续感染,药物拌料预防虽然可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应用药物控制鸡霉形体感染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其次是连续用药可能产生对泰乐菌素抗性鸡霉形体菌株。
由于鸡霉形体可经蛋垂直传播,因此,阻断经蛋垂直传播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方法有种鸡投药法、种蛋内注射药物法、浸种蛋法、种蛋孵化前高温处理法及种鸡菌苗免疫法。浸种蛋法,即将加热到 37.8℃的蛋浸入冷的抗生素溶液中(如泰乐菌素、红霉素或庆大霉素等)15~20 分钟,蛋内容物在冷却过程中利用温度差把溶液内的抗生素吸进蛋内。种蛋注射法,即将抗菌素注射进正在孵化种蛋的气室内 (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应用),效果相当有效。
喷雾、滴鼻用药,既可迅速控制该病,又可减少药物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治疗鸡霉形体病的给药方法。
上一篇: 引起猪胃肠臌气的几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