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广西林下养殖展现生态优势 带动130.9万农民就业

广西林下养殖展现生态优势 带动130.9万农民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广西林下养殖农户有26.8万户,带动130.9万农民就业创业,林下养殖产值145亿元,约占广西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总产值63%。

  广西黄羽肉鸡2011年出栏6亿多羽,其中在林下养殖日龄90天以上约有4亿羽,占总量2/3;“上树鸡”、“山上放养鸡”已经成为广西鸡和鸡蛋的生态招牌。林下养猪、养牛、养羊、养兔比例也在不断扩大。

  容县林下养殖规划起点高、投入大、技术较成熟、养殖设施化水平高,超越了传统养殖模式,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四化一体”的特点;百色市发展林下养殖由政府扶持统一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养殖小区相对连片集中,展现出独特的后发优势和赶超意识。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广西畜牧业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壮大,生态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扬翔、巨东、凉亭、力源等知名企业,大都“发家”于林下养殖。

  玉林市已经率先成为广西林下养殖大市,其养殖品种、数量、经营模式、品牌打造等在全区都名列前茅,涌现出兴业、容县等林下养殖产值超10亿元的县市。

  林下养殖的兴起,使广西畜禽养殖方式出现历史性转变:由房前屋后养殖走向山地林地养殖,由传统养殖走向现代生态养殖,由单一养殖走向多元化养殖。

  近年来,用地紧缺一直是制约畜牧业规模发展的瓶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实践证明,同一林地面积,林下养殖产值、利润普遍高于林木几倍、十几倍乃至更高;同时还能提高林木产出。

  自治区水产畜牧部门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广西林下养殖总产值力争达到33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15%左右;其中,林下养禽出栏10亿羽,产值250亿元;林下养畜600万头,产值70亿元;林下养蜂65万群,产值10亿元。

  短评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这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发展新思路。

  我区林下养殖的勃兴,有力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君不见,林木为畜禽繁育提供新鲜空气、饮用水源和可采食的青草、树叶、果籽、昆虫等,还提供了可遮阴避阳、调节气温、空旷自由的天然活动场所,林园果园放养的畜禽肉质好、味道香、价钱高,深受市场欢迎。同时,畜禽进山林,既捕食害虫,又制造有机肥,能促进林木生长。林下养殖还有效解决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整洁美化村容村貌。

  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地,不与种植业争耕地,有利于化解养殖用地矛盾,大大拓宽养殖业发展空间。发展林下种草、种植饲料树,能有效增加草食动物饲草来源,促进粮牧林和谐发展。

  据林业部门的资料,我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1.5倍。按目前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六成多的比例及其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的态势,发展林下养殖的空间极其广阔,前景无可限量。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广西林下养殖农户有26.8万户,带动130.9万农民就业创业,林下养殖产值145亿元,约占广西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总产值63%。

  广西黄羽肉鸡2011年出栏6亿多羽,其中在林下养殖日龄90天以上约有4亿羽,占总量2/3;“上树鸡”、“山上放养鸡”已经成为广西鸡和鸡蛋的生态招牌。林下养猪、养牛、养羊、养兔比例也在不断扩大。

  容县林下养殖规划起点高、投入大、技术较成熟、养殖设施化水平高,超越了传统养殖模式,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四化一体”的特点;百色市发展林下养殖由政府扶持统一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养殖小区相对连片集中,展现出独特的后发优势和赶超意识。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广西畜牧业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壮大,生态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扬翔、巨东、凉亭、力源等知名企业,大都“发家”于林下养殖。

  玉林市已经率先成为广西林下养殖大市,其养殖品种、数量、经营模式、品牌打造等在全区都名列前茅,涌现出兴业、容县等林下养殖产值超10亿元的县市。

  林下养殖的兴起,使广西畜禽养殖方式出现历史性转变:由房前屋后养殖走向山地林地养殖,由传统养殖走向现代生态养殖,由单一养殖走向多元化养殖。

  近年来,用地紧缺一直是制约畜牧业规模发展的瓶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实践证明,同一林地面积,林下养殖产值、利润普遍高于林木几倍、十几倍乃至更高;同时还能提高林木产出。

  自治区水产畜牧部门负责人介绍,到2015年,广西林下养殖总产值力争达到33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15%左右;其中,林下养禽出栏10亿羽,产值250亿元;林下养畜600万头,产值70亿元;林下养蜂65万群,产值10亿元。

  短评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这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发展新思路。

  我区林下养殖的勃兴,有力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君不见,林木为畜禽繁育提供新鲜空气、饮用水源和可采食的青草、树叶、果籽、昆虫等,还提供了可遮阴避阳、调节气温、空旷自由的天然活动场所,林园果园放养的畜禽肉质好、味道香、价钱高,深受市场欢迎。同时,畜禽进山林,既捕食害虫,又制造有机肥,能促进林木生长。林下养殖还有效解决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整洁美化村容村貌。

  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地,不与种植业争耕地,有利于化解养殖用地矛盾,大大拓宽养殖业发展空间。发展林下种草、种植饲料树,能有效增加草食动物饲草来源,促进粮牧林和谐发展。

  据林业部门的资料,我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相当于全区耕地总面积1.5倍。按目前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六成多的比例及其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的态势,发展林下养殖的空间极其广阔,前景无可限量。

上一篇: 畜牧业成资本“香饽饽” 正大40亿襄阳圈地养猪

下一篇: 四川南充:阆中一村民养藏绵羊 一年收入14万元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