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鸭瘟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鸭瘟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曹静波 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畜牧兽医站 俞金华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镇畜牧兽医站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急性,具有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较为严重的传染病,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因此,须重视对鸭瘟病的预防及治疗。

1病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最易感染发病,北京鸭敏感性较差。在鸭瘟流行时,成年鸭发病与死亡较为严重,1 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但人工感染时,雏鸭较成年鸭易感,死亡率也高。鹅虽然也能感染发病,但很少广泛流行。

2 流行病学

    鸭瘟的发生主要与购入病鸭或病鸭群中有带毒鸭有关,其排出的病毒可传染健康鸭群。或者由于健康鸭群与病鸭群同群放牧,经感染的水源与食物而传染。也可能由于使用被病鸭排泄物,如粪便污染的用具,运输工具,装过病鸭毛的口袋,与疫区或疫场人员的往来等都可能造成鸭瘟的传播。鸭食入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口感染,也可能经呼吸道吸入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本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养鸭运销旺季时易流行,尤其水网地区。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后可成为传播本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因本病为病毒血症,节肢动物(如吸血昆虫)也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 3~7 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 3~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 2~6 星期,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延至 2~3 个月或更长。

3临床症状

    鸭群采食量下降,产蛋量降低。早期突然死亡,后期部分病鸭羽毛松乱、无光泽,湿毛现象严重,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则很快死亡,且多在夜间或在水池中突然死亡。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湿乱或结块,严重的肛门肿胀、外翻,泄殖腔充血、水肿等。极少数病鸭表现为慢性经过,出现精神沉郁,不愿走动,离群呆立,口、鼻流粘液,呼吸困难,叫声嘶哑,眼睑充血等症状。

4剖检变化

    心包积液,心包膜、心肌及冠状脂肪点状出血。肝肿大,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点。整个肠道黏膜充血、出血,以直肠和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小肠中段有环状坏死性出血,有的有枣核样溃疡。直肠末端与泄殖腔交界处有黄色溃疡性假膜,泄殖腔充血、外翻。母鸭卵巢滤泡增大,卵泡发育不整齐,充血、出血,有的发生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发病公鸭生殖器充血、外翻,形成掉鞭。有的食道黏膜有纵向排列的黄白色颗粒,剥离后留下溃疡斑痕。

5预防

   不从疫区引进种鸭,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 2 星期,确保健康后,才能与原来的鸭群混同饲养。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用 10%石灰乳或 5%漂白粉溶液对鸭舍及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一旦发生鸭瘟,应迅速对鸭群进行全面检疫,并采取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

    预防时,可接种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安全有效。2 月龄以上鸭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每只鸭肌肉注射 1 毫升。注射后 3~4 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2 月龄以下雏鸭使用时,腿部肌肉注射 0.25 毫升,免疫期为 1 个月,但到 3 月龄时,须重复注射 1 毫升,方可获得确实的免疫力。

6治疗

    采用 5~10 倍剂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注射疫苗5天内可控制疫情。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鸭瘟高免血清 1 毫升,1 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也可用抗鸭瘟高免卵黄抗体 2 毫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聚肌胞 1 毫克,1 次肌肉注射,每 3天 1 次,连用 2~3 次。

    黄柏 15 克,姜黄 15 克,玄明粉 15 克,皂刺 15克,黄芩 15 克,淡竹叶 20 克,甘草 20 克。水煎取汁,供 20 只鸭 1 次灌服。

    黄芩80 克,黄柏 45 克,黄连须 50 克,大黄 20克,银花藤100 克,白头翁 100 克,龙胆草 100 克,茵陈 45 克,板蓝根 90 克,车前草 20 克,陈皮 20 克,甘草10 克。水煎去渣,以药汁煮稻谷至干,每 100 只鸭分 6 次喂完,每天 3 次,连喂 2 天。

上一篇: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