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朱红芳 宁夏彭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此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不仅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够在家禽肠道内定植,在加工家禽胴体时,污染鸡肉,继而进人人类食物链,成为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潜在来源。所以鸡白痢备受人们的关注,一些鸡病专家认为鸡白痢应列在鸡病的首位。
1发病原因
本病的传染途径很多,病鸡的排泄物污染周围环境是本病传染的主要因素。健康雏鸡因接触病鸡排泄物或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而被传染。带菌种蛋可直接将病菌传染给新孵出的后代,同时还会污染孵化器和孵坊。该病还可以通过断喙、性别鉴别传播,被污染了的免疫器材也能广泛地传播本病。另外,饲养管理条件差,如雏群拥挤、环境不卫生、育雏室温度太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饲料缺乏或饲料营养搭配不齐全,较差的运输条件或者同时有其他疫病存在,鸡本身抵抗力下降等,都是诱发本病和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基层兽医应特别注意防治本病
2临床症状
常见的临床病症有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急性败血型以白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其死亡率与饲养管理优劣、品种、治疗是否得当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有关,严重的可达 100%的死亡率。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闭眼昏睡,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怕冷喜欢扎堆,嗉囊膨大充满液体。发病初期占45%,后期严重下痢,呼吸困难,伸颈张口致死率达到30%。关节炎型以附关节肿胀为特征,死亡率较低。神经型以仰头,偏头、转圈、喙触地等运动机能障碍为特征,死亡率在 10%左右。
3剖检变化
可见肝脏肿大,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质地脆弱并可见点状出血或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肾充血或贫血褪色,输尿管显着膨大,有时个别在肾小管中有尿酸盐沉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特别是盲肠常可出现干酪样栓子,盲肠膨大;卵黄吸收不全,外观呈黄绿色,卵黄囊的内容物质变成淡黄色并呈奶油样或干酪样粘稠物;心包增厚,心脏上常可见灰白色坏死小点或小结节,略突出于脏器表面;肺可见坏死或灰白色结节。
4防治
雄黄 4 克,藿香 10 克,滑石粉 16 克,共研磨为末拌料,供 100 只雏鸡用,1 天 1 次,连用 1 星期可见效。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天 0.3 克拌料,连用 1 星期,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较好。
发现雏鸡下痢时,把鲜洋葱捣烂后,与饲料充分拌匀,全群自由采食,连喂,净化育雏室,并用 0.5%过氧乙酸喷洒消。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等辅助疗法。
大蒜捣烂制成 10%的大蒜汁 (加水 10 倍),每只雏鸡滴服 0.5 毫升,1 天 3 次,连用 3~5 天。海蚌含珠 240 克,马齿苋 120 克,地锦草 120 克,墨旱莲 150克,煎汁服,每剂为 500 只雏鸡每天用量,连用 3 天。
药物预防从 1 日龄开始,至少连续预防用药 20天。可选用铁苋菜 2 份,早莲草 1 份,煎水,任鸡自由饮用。大蒜、洋葱等份,切成碎末状,让鸡自由采食,连用数天,停 2~3 天,再用数天。鲜乌韭 200 克,加水500毫升煎汁,连用 3~5 天,停 2~3 天,再用 3~5 天。
5 管理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育雏室保持清洁于燥,防寒保暖,温度适宜、维持恒定,垫草勤晒勤换,雏鸡群不能过分拥挤,饲料要配合适当,营养全面,容易消化,防止雏鸡发生啄癖,饲槽和饮水器防止被鸡粪污染。
注意常规消毒,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孵化器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育雏室和一切育雏用具,要经常消毒,孵化种蛋在孵化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种鸡场执行定期检疫措施,定期对种鸡群检疫是消灭带菌者,净化鸡群鸡白痢杆菌病的最有效措施。应用全血玻片凝集试验方法,一般种鸡群每年进行 3 次检疫,第 1 次在 40~70 日龄,间隔 1.0~1.5 天进行第2 次检疫,第 3 次应于全面开产后进行。坚持淘汰阳性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对新购进的鸡,应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有助于控制发病;发病后要立即隔离、封锁和治疗,尽快扑灭传染源;中西药结合治疗雏鸡白痢杆菌病,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消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弊端。
上一篇: 犬瘟热的诊断及中西药治疗的经验介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