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养猪场几种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养猪场几种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房兴龙 常玉君 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兽医局 牛留银 .黑龙江省富裕县繁荣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猪瘟

    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 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 月龄以上的仔猪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当易感猪群受到传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主要表现突然发病,高热,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黏膜发绀。眼有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耳、四肢内侧、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病猪先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常带有粘液。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胆囊和大肠黏膜出血较为常见。肾脏色泽变淡,皮质上有针尖至小米粒大、数量不等的紫红色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切面呈大理石状,喉头和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膀胱黏膜有出血点,盲肠和结肠,特别是回盲口常有钮扣状溃疡。

    母猪注射过猪瘟疫苗后,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如果仔猪出生后 6 星期以内注射疫苗,则常因母源抗体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待长到架子猪、肥育猪时,就有可能发生非典型猪瘟。因对猪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大剂量疫苗免疫,即以大于平时预防量 10 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猪瘟常发地区应实行超前免疫,即初生仔猪吮初乳前注射疫苗 4 头份,即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2猪丹毒

    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猪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传播较慢。每年各季都有发生,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最急性者与猪瘟容易混淆,但猪丹毒病猪虽体温升高但仍有食欲,强迫驱赶时发出尖叫声,步态僵硬或有跛行,很少发生腹泻。结膜充血,眼睛清亮有神。耳、腹、腿内侧皮肤等部位出现特征性的“打火印”疹块。全身主要出现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等。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肾淤血肿大。

    目前,使用的菌苗有猪丹毒弱毒菌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及二联或三联苗。猪群中一旦发生本病,应及时隔离病猪,并迅速治疗。治疗本病可用青霉素、恩诺沙星、金霉素等。

3 仔猪腹泻

    仔猪黄痢是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的腹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 7 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均高,7 日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通常因1头发病,传染数头至整群。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腥臭。病程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明显。肠黏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松弛。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 10~30 日龄的仔猪,死亡率不高,呈地方性流行。腹泻突然,无呕吐,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浆状,腥臭,体温不高,被毛粗乱,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持久者消瘦、脱水,生长发育受阻。剖检可见卡他性肠炎,肠内容物呈糊状、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仔猪红痢是由C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主要对3 日龄内仔猪危害大,在产仔季节暴发,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7 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病猪偶有呕吐,主要以排红色粘液稀便为特征。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高。剖检可见腹腔积液呈红色,肠内容物混有大量小气泡,淋巴结肿大、出血。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本病主要侵害 2~4 月龄的仔猪,常限于某个猪场,发病率不高,流行缓慢。各种不良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经长途运输等可诱发本病。冬季患猪多呈急性败血症和剧烈性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带有血液或粘液,呈腥臭味,有些病猪出现咳嗽。慢性者反复下痢,体温不高,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剖检可见皮肤有紫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有黄色或灰白色的点状坏死。脾肿大呈暗紫色,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灰黄色干酪样结节,大肠壁增厚,黏膜发炎,表面粗糙,有大小不一边缘不齐的坏死灶。

    预防本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母猪在产前,猪舍可用 20%石灰水或 2%氢氧化钠彻底消毒。其次仔猪出生后要尽早让其吃上初乳,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吃初乳前,每头仔猪可口服庆大霉素 2 毫升,7日龄开始补饲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土霉素预防。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如治疗效果不明显,可立即改用其他药剂。

4链球菌病

    猪在患感冒后容易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至 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 周龄内仔猪常于 2天内死去。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样大丘疹,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并流浑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发作,后期呼吸困难,常于 1~3 天内死亡。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混乱,猪链球菌病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是如果肌肉注射强效阿莫西林,15 毫克 / 千克体重,2.5%恩诺沙星注射液 2.5 毫克/ 千克体重,每天 1 次,连用 3 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上一篇: 蛋鸡减蛋综合症及其防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