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断奶仔猪生长受阻的原因及对策

断奶仔猪生长受阻的原因及对策

李海荣 黑龙江省讷河市长发镇畜牧服务站

    在大规模猪场,为了提高母猪年产窝数,常采用仔猪 3~4 周龄断奶的方法。早期断奶的仔猪在饲养条件不能相适应的情况下,经常会患腹泻等疾病,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这是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免疫机制不健全等生理、环境和营养因素造成的。断奶后的仔猪有时还会发生水肿病、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疾病,造成仔猪生长停滞、消瘦、甚至死亡。而仔猪断奶保育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其今后生长、肥育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现结合工作体会谈谈断奶仔猪的护理工作。

1原因分析
    由于仔猪消化道泌酸不足,加上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使胃肠消化酶减少,活性不足,影响对饲料的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对吸收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肠道绒毛,断奶后会断落、减少、萎缩,从而致使的收能力下降。由于仔猪在哺乳阶段可以母乳中获得免疫保护。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在 3 周龄后才开始建立,而 3~10 周龄是仔猪的免疫危险期,易受到病菌的侵袭,易发生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

    栏舍的变化,编群的应激,从由吃母乳变成采食坚硬的固体颗粒饲料的应激,忽然离开母猪失去母爱及保护而导致的心理应激等均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疾病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支原体、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霉菌毒素等因素。

2对策
    仔猪采食饲料量一般 2~3 周龄为 6 克 / 天,3~4周龄为 30 克 / 天,5~7 周龄为 300 克 / 天。因此哺乳期提前诱料可减少仔猪断奶后对饲料的应激。方法是在保温箱内,从仔猪 2 日龄开始对乳猪料产生兴趣时可改用料槽,每天上下午各清空 1 次料槽并进行清洁消毒后再用,1 天投喂 5~6 次。

    断奶时母猪转出,仔猪保留原栏继续饲养 3~5天,仔猪在熟悉的环境中,可减轻因忽然母猪和饲料的改变而产生的应激。为了使喂料时同窝仔猪同一时间采食到饲料,可视窝头数的多少适当增加 1~2个料槽,避免出现强猪越强,弱猪越弱的情况。第 4天或第 6 天开始转入保育舍。

    临产母猪进产房、断奶母猪和仔猪出产房、断奶仔猪转保育舍等过程,都必须是全进全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圈舍的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和空栏一定时间,确保圈舍环境卫生。进猪后的圈舍要保持干燥、温暖、舒适、空气新鲜,还要做到定期带猪消毒。

    仔猪断奶后一般实行 3~7 天的限量饲喂,继续喂给教槽料,每天分 4~6 次投喂。因为仔猪刚断奶时会比较烦噪,四处乱窜,最初几个小时不大吃料,过后因饥饿又会猛吃,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投在仔猪断奶后的第 1 星期内实行限喂,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和维生素 E 以防应激。断奶第 2 星期由教槽料过渡到断奶料,可在饲料中加入预防呼吸道疾病及各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断奶仔猪分群,可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按大小分栏饲养,禁止不同批次不同舍的仔猪互调或混群。每栏饲养头数以不超过 20 头为佳,密度 3~4 头 / 平方米为宜,可提高仔猪的整齐度。应避免不同岗位的生产和技术人员随意窜舍。这样做能减轻仔猪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减少固强凌弱、相互争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控制环境温暖,减少应激,控制疾病。温度要求仍很高(21~30℃),保育舍每个栏都应调用有保温区,可铺上木板、麻袋或吊挂保温灯。

    每天上班即对猪群作全面巡查,记录不正常的猪只,以便治疗。检查舍内温度,食箱、饮水箱,饲料新鲜度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做好仔猪的疫苗注射工作。对刚断奶至转入保育舍第 1 星期内的仔猪最好减少疫苗注射次数,因此时仔猪还未适应新的环境,混群、转栏造成的应激刚刚缓解,如再进行多次的疫苗注射,会加大仔猪的应激,影响生长发育。

    做好猪群的保健工作,预防仔猪腹泻、寄生虫等疾病发生。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 1 星期至转入保育舍后 1 星期内,在饲料中加入泰妙菌素 125 克 /吨,金霉素300 克 / 吨,能有效地防治支原体和细菌引起的仔猪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疾病。断奶后第 2 星期在饲料中按 350 克 / 吨加入“强力肯维灭”(伊维菌素、阿苯达唑),间隔 7~10 天再饲喂,能起到良好的驱虫效果,可有效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

上一篇: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常用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