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白乌鱼精养池建成运行 投放15万尾白乌鱼苗,年产量可望突破20万斤
10月13日,记者从市中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位于市中区朝阳镇下坝桥村的白乌鱼精养池项目已顺利完工。自7月底首批鱼苗投放以来,基地运行稳定,目前已进入常态化管护阶段。这一进展标志着市中区在推进特色水产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日前,记者走进下坝桥村白乌鱼养殖示范基地,只见连片的标准化鱼池错落有致,成群的白乌鱼苗在水中灵活游弋。基地负责人余跃正沿池巡塘,仔细查看鱼群生长情况,确保每一尾鱼都能健康成长。
“目前基地已投放‘玉龙一号’优质白乌鱼苗15万尾,预计年底可长至二三两规格,年产量有望突破20万斤。”有着3年白乌鱼养殖经验的余跃介绍,以往零散养殖面临水质不稳、病害防控难等问题。如今建成标准化精养池,配套自动投饵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养殖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约400万元,占地86亩,采用高密度生态养殖模式,并配备先进的尾水处理系统,既保障了白乌鱼的优良生长环境,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绿色环保、可持续。
“我们不是单打独斗。”余跃表示,目前基地已与20多户养殖户及村集体合作社建立稳定合作,通过共享养殖技术、统一对接市场,带动更多农户降低风险、增加收益。
此外,基地日常管理,如鱼池消毒、设施维护、除草等工作,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稳定增收。
市中区将持续跟踪项目运行,组织专家在鱼苗培育、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实现年度产量目标。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打通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真正将“中国白乌鱼之乡”的品牌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动能。
上一篇: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10月15日全国生猪均价回升至11.01元/公斤 价格初现企稳迹象
下一篇: 广东省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将启动冻猪肉储备收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