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荆晓丽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畜牧兽医草原站 陈刚 李春明 伊宁县畜牧兽医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甲骨萎缩、 颜面部变形、鼻炎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病原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巴氏杆菌。 随着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此病发病率逐渐增加, 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1 临床症状
       1.1 多见于 2~5 月龄的猪。 发病初期 ,病猪表现鼻炎症状 ,打喷嚏,时断时续,有时呈现强烈的连续性,以致呼吸困难,特别是运动和采食时喷嚏和呼吸障碍更明显,即见病猪停食或停吮乳;因鼻炎刺激而不安、奔跑、在墙壁上摩擦,喜钻草窝;检查鼻黏膜充血潮红,随喷嚏从鼻腔流出鼻液,初为浆液透明,以后为黏液性或脓性,有时有血液混杂。
    1.2 由于鼻泪管炎性肿胀及炎性分泌物阻塞 , 在鼻炎症状之后出现流泪。 泪液从眼角流出,下眼睑呈半月形潮湿,因黏附灰尘泥土而变成黑色斑。
       1.3 幼猪发病 3~4 周后 ,鼻上部皮肤增厚 ,鼻黏膜肿胀 ,颜面骨疏松;8 周后鼻镜周围皮肤增厚并发生皱褶,因上颚发育迟滞,下颚牙齿不能咬合;随鼻甲骨和鼻骨萎缩,鼻缩短或偏向一侧;病猪的额窦生长发育失常,两眼之间的宽度减少,保持幼猪的头部轮廓。

2 诊断剖检
    在第 1、2 对前臼齿的连线用手锯锯成断面,可见鼻甲骨萎缩,下鼻甲骨与中隔都失去原形,甚至大部消失。 鼻黏膜、额窦水肿,有黏性或脓性渗出物蓄积。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
    3.1.1 为了阻止病理过程的发展 , 给鼻腔注入复方碘溶液(含碘 4.50%~5.50%,碘化钾 5%),每天 2~3 次,也可滴入 2%的硼酸溶液或 0.10%高锰酸钾液等;当鼻塞严重时,可滴入麻黄素和庆大霉素混合液 (麻黄注射液 2ml 混庆大霉素 10~20 万 IU),每天 3~5 次。
    3.1.2 用磺胺二甲嘧啶按 1×10-4~4.5×10-4混饲, 或磺胺噻咪钠 6×10-5~1×10-4加入饮水中。肌注卡那霉素 2~4 万 IU/kg 体重和 10%复方碘胺嘧啶或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 0.50ml/kg,1 天 2 次,连用 2~3d。
    3.1.3 土霉素滴鼻疗法。 用土霉素注射液,每次给每头仔猪两鼻腔内滴入 2ml(每毫升含土霉素 100mg,即 10 万 IU),1天 3 次,连用 7d。 鼻塞严重时,在 10ml 药液内加入盐酸麻黄素注射液 1~2ml。 本疗法适于仔猪。
    3.1.4 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可将磺胺二甲嘧啶 、 金霉素各100g, 青霉素 50g, 混入 1t 饲料中, 连喂 3~4 周, 常可收到一定治疗效果。

3.2 预防
    3.2.1 注重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以增强猪只的抗病力。保持圈舍卫生,定期用 3%的热火碱水或 5%的漂白粉水喷洒消毒。
    3.2.2 不从外单位引进病猪,一方面加强进场检疫 ; 另一方面对存在有本病的猪场严格检疫, 发现病猪及时全部淘汰。
    3.2.3 仔猪从 2 日龄开始 , 每周肌肉注射一次长效土霉素20mg/kg 体重,连续 3 次。
    3.2.4 怀孕母猪产前 42~14d 注射一次猪萎缩性鼻炎疫苗 ;种公猪每年免疫注射 2 次。
    3.2.5 养好母猪,保证仔猪奶水充足,并给仔猪补喂 2%的硫酸亚铁溶液和 1%的硫酸铜溶液,每头喂服 2~5ml,以防止贫血。母猪临产前 5~7d 和产后肌肉注射长效抗菌剂,按每 10kg剂量 1ml,亦可在产前 10d 和产后各喂中药一剂。中药方例如下:产前方: 当归 30g、川芎 20g、白芍 25g、防风 30g、黄芩30g、黄柏 30g、 千里光 30g、 银花 20g、 连翘 25g、 甘草 15g、 艾叶 25g,煎水服,1 天分 3 次喂母猪。产后方: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 40g,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 15 g,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各 10g粉碎后分 2 份,早晚各 1 份喂母猪.

上一篇: 调制青贮饲料六步走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