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比的计算与预警
洪亮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应在5.5∶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高,反之则越低。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生产成本是构成生猪价格的基本要素,是定价的重要基础,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饲料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劳动工资管理费、药品防疫费、能源消耗费等。在生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以上,而猪饲料中很大一部分成分来自粮食。因此,粮食的产量和价格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数量和价格。生猪生产的实践表明,猪价与粮价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相互适应的规律,即“猪粮比价规律”,符合这一规律,就可以实现产销的宽松平衡,否则就必然出现产大于销或产不足销的被动局面。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情况越好。
1猪粮比的计算方法
猪粮比怎么算?养猪是否赚钱可通过猪粮比价加以确定。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 6 部委制定并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将猪肉和粮食的固定比例作为养猪能否赢利的参考。
根据《预案》,国家在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时,将猪粮比价作为衡量养猪利润的一个专用指标,即每斤生猪活重价格(分子)与每斤饲料用粮价格(分母) 的比值作为基本指标,同时参考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并根据生猪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预警指标及具体标准。
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不低于 5.5∶1(这是一般认为的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所谓平衡点,即每斤生猪活重收购出售价格为每斤饲料用粮价格的5.5倍时,正好为不赔不赚的价格。如生猪每斤收购价格超出0.5元,活猪重量按 200 斤计算,则每只肥猪可赚 0.5 元 ×200元=100 元。
《预案》中规定,当猪粮比价高于9∶1,即猪价过度上涨时,国家将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当猪粮比价低于 5∶1,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户(场),按照每头能繁母猪 100 元的标准,一次性增加发放临时饲养补贴。对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的养殖户(场),按每头公种猪 1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临时饲养补贴。
辅助目标是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不低于0.7∶1;比如市场白条肉价为每斤 12 元,则仔猪价格应在每斤8.4元以上(8.4元÷12 元=0.7 元)。即每斤仔猪价格应占每斤白条肉的 70%时,养猪才不赔本。如仔猪价格在每斤 8.4 元,则市场白条肉价应为每斤 12 元以内。
2猪粮比的预警
蓝色预警区域:6∶1~5.5∶1(轻度下跌)。
黄色预警区域:5.5∶1~5∶1(中度下跌)。
红色预警区域:低于 5∶1(重度下跌)。
有些人常把猪粮比与猪料比混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宏观的,一个是微观的,前者注重经济指标,后者注重饲料转化率,猪粮比一般为 5.5 时是利益均衡点,即假设玉米为每斤1元时(批发价),毛猪价格至少为每斤 5.5 元时才有利可图。
上一篇: 难配母貂的正确处理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