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猪呼吸道疾病
薛小燕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局
猪呼吸道病是由细菌、病毒、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同一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传播,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传播,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
1发病原因
原发病原通常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疾病和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继发病原主要有链球菌2型、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等引起的疾病。此外,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来源的猪混在一起饲养、连续流动式饲养方式、猪舍温度变化过大、猪群免疫力低下、仔猪转群,粪便污染,消毒不严格,蚊、蝇、虫、鼠驱杀不力等非传染性因素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或加重其病情。
2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潮湿、干燥、气候骤变和应激状态下多发。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与猪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本病也是其它疾病发生的诱因。
3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各异,且病程长,疗程长。潜伏期一般为10~15d,短则3~5d,分为急性和慢性。外观主要表现为病猪消瘦,皮毛粗乱,失去光泽,生长发育迟缓。
3.1急性型各种年龄段的猪都易感染,发病率可达100%,病猪精神不振,呈腹式呼吸且呼吸次数增多,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有时发生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少数有发烧症状,但很快会下降。
3.2慢性型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喘气,腹式呼吸,打喷嚏。病猪在喂食或运动时咳嗽明显,严重时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一般体温,食欲正常,病程可拖延2~3个月,生长速度比健康猪慢,近年来常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猪流感、猪肺疫等疾病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
4剖检特征
4.1急性病例病变主要在肺、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呈肺泡性肺气肿,全肺显著膨大,被膜紧张,有肋压痕,病健部界限明显,切面挤压可见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的灰白色浆液性或粘液性液体。
4.2慢性病例可见肺前叶、心叶病变,肺门和肺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病变是支气管淋巴结肿大,两侧病变基本对称,外观似肉样、胰样,切面组织致密,肺实质坚硬。
5防治措施
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圈舍通风良好。免疫防治用猪霉形体灭活疫苗和猪肺炎霉形体兔化弱毒苗进行免疫。种猪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哺乳母猪15日龄注射2mL,育肥猪不需做二免。
上一篇: 一例鸭饥饿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