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反刍动物饲喂尿素注意事项

反刍动物饲喂尿素注意事项

肖冠军  黑龙江省双城市单城镇畜牧发展中心

  尿素含氮量为 42%~46%,若按尿素中的氮 70%被合成菌体蛋白计算,1 千克尿素经反刍动物瘤胃转化后,可提供相当于 4.5 千克豆饼的蛋白质。据报道,在蛋白质不足的日粮中加入 1 千克尿素,可多产奶 6~12 千克或多增重 1~3 千克,也可多产净毛 50~150 克。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细菌利用尿素作为氮源,以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架和能量的来源,合成细菌体蛋白。进而被动物体消化吸收。但是尿素分解的氨态氮并非全部在瘤胃内合成菌体蛋白,尿素的利用效果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反刍动物氨中毒,应讲究饲喂方法。

  1 日粮中必须有一定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瘤胃细菌在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中,需要同时供给可利用的能量和碳架,碳架主要由碳水化合物酵解供给。试验证明,牛羊日粮中单独用粗纤维作为能量来源时,尿素的利用率仅为 22%,而供给适量的粗纤维和淀粉时,尿素的利用率可提高到60%以上。这是因为淀粉的降解速度与尿素分解速度相近,能源与氮源释放趋于同步,有利于菌体蛋白的合成。因此,粗饲料为主的日粮中添加尿素时,应适当增加淀粉类的精料,添加每 100 克尿素,可搭配 1千克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2 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适宜

  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超过 13%时,尿素在瘤胃转化为菌体蛋白的速度和利用率显著降低,甚至会发生氨中毒。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低于 8%时,又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一般认为反刍动物补加尿素前,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在 8%~13%之间。

  3 保证供给微生物

  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钴是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维生素 B12成分,如日粮中钴不足,则维生素 B12合成受阻,就会影响细菌对尿素的利用。硫是合成细菌体蛋白中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原料。在保证硫供应的同时还要注意氨硫比和氮磷比,含尿素日粮的最佳氮硫比为 10~14∶1,最佳氮磷比为 8∶1。另外,还要保证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钙、磷、镁、铁、铜、锌、锰及碘的供给,这样有利于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4 控制喂量

  尿素的喂量约为日粮粗蛋白质含量的 20%~30%,或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 1%,成年牛每天饲喂 60~100克,成年羊每天饲喂 6~12 克。生后 2~3 个月内的犊牛和羔羊,由于瘤胃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严禁饲喂尿素。如果日粮中含有非蛋白氮高的饲料如青贮料,则尿素用量应减半。如超过此喂量,一是会造成浪费,二是反刍动物会出现氨中毒,中毒一般在喂后0.5~1.0 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运动失调,肌肉振颤、痉挛、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可在 2~3 小时内死亡。

  5 合理饲喂

  为了有效地利用尿素,防止尿素在反刍动物饲喂中发生氨中毒,饲喂尿素时,要将尿素均匀地拌到精粗饲料中饲喂,最好先用糖蜜将尿素稀释或用精料拌尿素后再与粗料拌匀,也可将尿素加到青贮原料中青贮后一起饲喂,其做法是,在 1 吨玉米青贮原料中,均匀地加入 4 千克尿素和 2 千克硫酸铵。饲喂尿素时,要由少到多,使反刍动物有 5~7 天的适应期。尿素 1 天的喂量要分几次饲喂,生豆类、苜蓿草籽等含脲酶多的饲料,不要大量掺在加尿素的谷物饲料中一起饲喂。严禁将尿素单独饲喂或溶于水中饮用,应在饲喂尿素 3~4 小时后饮水。

  6 采用高效尿素添加剂

  为减缓尿素在瘤胃的分解速度,使细菌有充足的时间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和饲用安全性,在饲用尿素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向尿素饲粮中加入脲酶抑制剂,如醋酸氧肟酸、脂肪酸盐、四硼酸钠等,以抑制脲酶的活性。包被尿素。用煮熟的玉米面糊或高粱面糊拌尿素后饲喂。据试验,包被尿素颗粒在 35℃的温水中,经过 2 小时后只有 50%被溶解,而未包被尿素 9 分钟就全部溶解。

  制成颗粒凝胶淀粉尿素的方法如下:粉碎的谷粒(70%~75%)、尿素(20%~25%)、膨润土(3%~5%)混匀后,经高温高压喷爆处理,使淀粉凝胶化并与融化的尿素紧密结合。此产品在降低氨释放速度的同时,加快淀粉的发酵速度,保持氮能同步释放,提高了细菌蛋白的合成效率。尿素舔块。将尿素、蜜糖、矿物质等压制成自然凝固块状物,让牛羊舔食,这样控制了尿素的食入速度,从而提高了尿素的利用率。饲喂尿素衍生物,如磷酸脲、双缩脲、脂肪酸脲等。与尿素相比,其降解速度减慢,饲用效果和安全性均。

上一篇: 秋季加强畜禽饲养管理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