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李瑞东 黑龙江省五常市常堡乡畜牧兽医站
挤压化加工可以钝化饲料的抗营养因子,并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1加工工艺对饲料养分的负面影响
维生素的损失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将导致维生素的损失。有报道,在膨化饲料中,维生素 A、维生素 D3、叶酸损失 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态铵素的损失率为 11%与 17%,维生素 K与维生素 C的损失率为 50%,在颗粒料中则损失率减半。
猪饲料在120℃膨化后贮存 1 个月,损失较多的几种维生素是,维生素 K380%,维生素 C 75%,维生素 D 25%,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20%。饲料加工过程对酶制剂的活性有重要影响,一般酶的最适温度在 35~40℃,最高不超过 50℃。
膨化制粒过程中的温度可达120~150℃以上,并伴有高湿、高压,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酶制剂的活性都将损失殆尽。
据报道,110℃植酸酶的活性存留率为零,β- 葡萄糖酶和纤维的活力已经无法测得;微生物制剂对高温尤为敏感,当制粒温度超过 85℃时,活性全部丧失,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这些微生物由于在膨化或制粒过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因而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膨化制粒后再添加的工艺研究。
2不同的后添加方法
直接添加悬浮液或胶体。有人报道了可将含有少量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维生素、激素、酶、细菌等,或其中的某种),结合到加工过的食物或饲料中,将含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先与某种惰性载体混合成泥状,这时是不可溶的,然后形成均匀的悬浮液。悬浮液再通过设备转化为可作用于粒料的形态,形成均匀的薄膜,覆盖于粒料的表面。
有报道证明,与粘性胶体混合后,再与饲料颗粒混合,这种覆盖胶体的颗粒基本上均匀,对混合机的污染也很小,其添加量为每吨饲料 2~40 千克。喷雾添加液体。有人开发了液体喷涂系统,这种系统能满足饲料制粒后液体酶制剂的添加要求。这主要由高精度的剂量泵组成,将精确量的液体酶制剂,经气压喷头喷出,并且该公司配套生产了一系列的液体酶制剂。有公司也开发将液体酶制剂喷涂到颗粒饲料表面的酶喷涂系统,这种喷涂系统在添加液体酶制剂时,能保证添加量的精确和安全,并且该公司配套生产了一系列的液体酶制剂。
有人发明了新的喷涂应用系统,能够同时在加工过的饲料上喷涂多达4 种的液体或胶体添加物,喷涂的剂量为每吨饲料 0.1~5.0 千克。有公司也展示了用来添加液体成分到颗粒上的微量液体系统,其能添加基酸、维生素、香味物质、酶、抗菌素以及油脂等微量成分。这些喷涂设备大多数采用的是压力喷嘴,使液体或胶体雾化后喷出。
一般来讲,雾化后的液体粒子较小,分散在饲料颗粒表面也比直接添加液体或胶体混合更均匀。但是采用加压空气的喷嘴,如果喷射方向有误,会将液体吹到其他地方,与饲料粉尘结合后,在厂区内粘在所有的设备上,影响生产安全及卫生,这就要求设备有良好的密闭性。
3后添加点的选择
颗粒未冷就添加酶等热敏性物质,也会造成热敏性物质的损失,所以一般选择在颗粒冷却后添加。可选择以下 3 种设备。喷油设备,有的饲料厂本身备有油脂包埋器,加装喷液系统就不需要修改工艺流程。
螺旋输送机,采用在螺旋输送机,上安装喷液的办法,可节省设备成本投入,但混合均匀效果差,变异系数一般大于 20%。特殊设计的传送设备,这类机器一般安放在颗粒冷却器后,如某种回转喷液机,是桶形设备,其中央有中空旋转轴,自上穿过顶盖后直到贴近底板,在其下方有个拱形液体分流圆盘,可高速旋转。
其上约 30~60 厘米有稍大饲料转盘,连于中空转轴上,转速较慢,操作时粒状饲料自上方下落于饲料转盘上,被均匀扫至四周圆桶壁后,向下掠过液体分流转盘外沿落至底板。同时液体即通过中空转轴喷洒于液体分流盘后,被其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向四周外沿下落的饲料幕均匀洒布。
4 存在的问题
安装后喷涂的设备成本不高,工艺也不复杂。缺点是可能造成颗粒料粉化率的提高。各种活性物质仅仅是粘附在饲料颗粒表面,在饲料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剥离下来,造成饲料活性物质的损失。活性物质粘附在表面更容易受光照、氧化的影响,而造成贮藏期间较大的损失。
上一篇: 动物营养及免疫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