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大豆磷脂在畜禽生产及饲料加工中的作用

大豆磷脂在畜禽生产及饲料加工中的作用

李 曼  哈尔滨市饲料科学研究所

  大豆磷脂是大豆制油过程中的加工副产品,作为饲料添加剂代替部分脂肪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大豆磷脂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构成生物膜的主要骨架成分,保持其完整性,促进脂类代谢,保证血管的通畅及肝脏的正常功能。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胆碱是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前体物质,补充大豆磷脂可以提供胆碱来源。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磷脂能够纠正四氯化碳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为抗氧化剂阻断肝纤维化的效果明显。据报道,用磷脂为原料的脂质体制成的疫苗佐剂,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

  促进动物生长,降低幼畜死亡率和畸形率。仔猪常因断奶而出现生长停滞现象,饲喂磷脂可刺激食欲从而促进生长。

  有研究表明,对 2 月龄仔猪以每千克体重分别饲喂大豆磷脂 0.5、0.75、1.25、1.5 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 1.25 克磷脂组仔猪每天增重 325克,而对照组仅 237 克。有研究发现,投喂大豆磷脂可提高鱼类对水温、盐度、低溶解氧及暴露在空气中的耐受性,并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有试验发现,在轮虫类生物饵料中添加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则香鱼体侧弯曲的畸形发生率由18%~80%减至 1%~5%。大豆磷脂作为高能量饲料添加剂,经常被添加到日粮中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和改善饲料转化率。大豆磷脂可提高瘦肉率和瘦肉脂肪中亚油酸的含量。有研究表明,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粮可降低畜禽皮下脂肪的厚度。大豆磷脂中含有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但能促进脂肪的正常代谢,分解、消化和吸收多余的胆固醇,提高瘦肉率,而且能提高肉中这 2 种必需脂肪酸含量。

  大豆磷脂可以减少白肌肉(PSE)的形成。大豆磷脂通过抵抗动物的应激来达到减少 PSE 的发生率。磷脂能保证细胞膜完整,减少胞液外渗,提高肉的系水力。磷脂中含有的维生素 E 不仅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对磷脂酶A2 产生抑制作用,该种酶是造成PSE 的部分原因。大豆磷脂中卵磷脂具有强化维生素 E 的作用,阻止脂质氧化。

  大豆磷脂可减少机体中产生异味物质的含量。异味物质如粪臭素、吲哚、雄烯酮等影响猪肉的品质,其中粪臭素的影响最大。被吸收的粪臭素贮存在肌体脂肪和肌肉中,会产生不良气味和口味,肝功能正常的猪肉中粪臭素含量很小,肝功能不正常时含量则高。

  有人指出,卵磷脂能保持肝功能正常,减少粪臭素对肉质的影响。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有研究表明,海鱼细胞膜的磷脂中含有大量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EP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必需脂肪酸对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重要作用。

  有人指出,补充大豆磷脂可提高海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畸形发生率。有人做试验表明,大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肌醇等成分能提高精子活力。大豆磷脂通过调节细胞膜功能,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通透性、受体功能、膜结合酶的活性以及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等而影响动物免疫细胞的活性。

  大豆磷脂中的亚麻酸可有效调节花生四烯酸、白细胞三烯和前列腺素的生成,加快抗体生成和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肝脏中酮体的蓄积。大豆磷脂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

  2 在饲料加工中的作用

  大豆磷脂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可用作乳化稳定剂、粘结剂、润滑剂,在饲料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大豆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是很好的脂肪乳化剂。在小牛代乳料、仔猪人工奶等液体饲料中,磷脂有助于乳化液形成及稳定。大豆磷脂的乳化性能在快速制备液体饲料时,加速脂肪分散,提高脂肪利用率;粗磷脂加入配合饲料中,可起到粘结作用,减少混合饲料中的粉尘,对于防止粉尘飞扬和饲料自动分级,保持饲料混合均匀度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磷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可降低设备磨损及能耗。

  目前,饲用磷脂在我国饲料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粗制磷脂和改性磷脂,其价格相对油脂比较便宜。近年来,我国的大豆磷脂产品开发进展较快,但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加强科研投入,大力发展浓缩大豆磷脂的生产,加强磷脂加工工艺与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制油工艺和设备的研究,从而开发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磷脂产品。

上一篇: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被抢 企业校园招聘求人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