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认清农村猪养殖问题 提高经济效益

认清农村猪养殖问题 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 农村养猪发展很快 , 建立了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小区,出现了一批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猪业已发展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 但是, 农村养猪生产中又存在诸多问题 ,如品质、饲料 、环境 、补料 、断奶仔猪饲料的过渡、防疫与治疗等 ,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 以提高农村养猪经济效益。

  农村养猪主要问题

  猪的品种混杂

  农村饲养的生猪多数是当地土种杂交猪,虽然耐粗饲,繁殖力高,抗病力强,但生长缓慢、瘦肉率低、市场售价低。 饲养这样猪必然增加成本,效益低下。 不选优良母猪,母猪配种不考虑品种及生产性能,一些已杂交几代,生产性能低下的猪仍做种猪使用。 生产中大多采用自然交配,公猪使用过度,精液品质下降,影响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及其生长发育。

  饲料单一、配合不当

  农村养猪大都不懂科学的饲料配方,不明白什么是全价配合饲料,只知使用自家地生产的粮食及农副产品,仅有玉米、米糠、麦麸、粗饲料等,有啥喂啥,严重缺乏蛋白质饲料,有的连食盐都不添加, 还有的也用浓缩料和预混料,图省钱,添加量不够,使营养不足,导至猪营养缺乏发症发生,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更甚者感染疾病而死亡。

  环境卫生差

  农村养猪一般在一个舍内养母猪、仔猪、育肥猪,吃食、睡觉、排便同在一个地点;有的圈内堆积粪便,垫料、垃圾,潮湿泥泞。 猪舍外四周都堆积粪便、杂物,到夏秋之际苍蝇、蚊子成群,臭味刺鼻,卫生条件极差。平时不消毒,发病不隔离。冬季圈内温度过低,有的甚至到零度以下,结冰,仔猪易患黄白痢、感冒、肺炎等一系列疾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有的仔猪成活率仅在50%左右。

  不注意补料、开食过晚

  仔猪不按要求日龄补料,仔猪生后10 多天,甚至到半个月才补料。 此时母猪的泌乳高峰已过,仔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不能满足。 一些养猪户为了省钱,不喂仔猪专用料 , 过早过多的加喂粗饲料,使蛋白质缺乏,没有氨基酸、调味剂、酶制剂和酸化剂等添加剂 , 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的健康,仔猪断奶时体重达不到标准,有的形成僵猪或感染其他疾病。

  断奶后饲料不过渡

  在农村养猪中,仔猪断奶后缺乏对饲料和饲喂方式的过渡。 一般是仔猪断奶后立即停喂哺乳料(颗粒料),每天由断奶前喂6~8 次 ,猛减到 3~4 次 ,由颗粒料变为稀料或湿料,有的还用开水烫熟加水喂。 不给仔猪诱食,使仔猪迟迟不会吃食,补料期延长。 这些条件的变化使仔猪一时难以适应, 产生各种应激,使仔猪发生消化不良、下痢、肺炎等断奶综合症。

  不注重防疫 、 忽视应激及偏重治疗

  农村养猪不注重防疫,为了省钱减少麻烦不注射疫苗,总是有一种侥幸心理。 一旦猪发病,宁可在治疗上花钱,也不事先预防 。 有些慢性病与病毒病,需按疗程治疗,为了省钱,治治停停,延误了治疗。目前,有些猪病是混合或继发感染,如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副伤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治疗难度很大。所以,养猪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农村猪养殖采取的相应对策

  1.选择优良种猪,农村常说的一句话,“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说明公猪的重要性。在养猪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种猪的选种造配及品种改良,利用商品价值高、产肉性能好的种猪。母猪要选产仔多、母性好的本地优良品种或二元杂交母猪。公猪多选用生长快、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的引进品种,如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商品猪一般选用三元杂交(如大×长×杜)或土三元杂交,以发挥品种优势,降低料肉比,从而可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2.饲料要多样、全价养猪饲料要科学化, 多样化 , 营养要全价。 要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营养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提供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 要采用浓缩料或预混料 ,然后再自行配制,既营养全面又能充分利用农家的资源,如玉米 、豆饼 、麦麸等 。在使用浓缩料或预混料时,一定按标明的量使用,不可多加或少加 , 否则会出现营养过胜或不足,都会对猪的生长受到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加强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创造条件使母猪、 断奶仔猪及育肥猪分开饲养, 每天要清扫猪舍,清除粪便、垫草和垃圾。 平时每周用 0.5%的百毒杀或1∶1000 的畜康消毒 1 次。 母猪舍要熏蒸消毒, 每立方空间 : 甲醛32.0 毫升 、水 16.0 毫升 、高锰酸钾 16.0克。 先将甲醛和水放到瓷质容器中,然后倒入高锰酸钾,混合氧化熏蒸。 母猪入产房前要消毒,用 0.2%高锰酸钾溶液洗后躯、腹下、阴部等。每周要用 0.3%的过氧乙酸或0.5%的百毒杀带猪消毒 2次, 周围环境每周用 3%的火碱消毒 1次,夏秋季要灭蝇。圈舍要保温、清洁卫生、干燥。

  4.早补料、量要足哺乳仔猪5~7 天就开始诱食 ,把乳猪料和乳精或香料剂混在一起,撒在清洁的地面上,让仔猪自行采食,要少给勤添,防止饲料浪费,或把颗粒料用温开水拌湿,每天向乳猪嘴里抹5~6次,少抹勤抹,教其吃食。也可将炒得焦黄又脆的高梁粒或掺有甜味、奶香味调味剂的开食料,撒在仔猪经常活动的地方训练其吃料。11~15 日龄改喂仔猪料,一般饲料店均有出售, 舍内供给清洁 、充足的饮水。 如饮水不足 ,仔猪因口渴就去喝脏水或尿液,很容易感染疾病。

  5.加强免疫接种、合理治疗疾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 及时准确的做好猪瘟、肺疫、丹毒、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病及口蹄疫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到注射部位的消毒、准确,而且要免疫剂量足,1 头 1 针, 头头注射,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效果。猪有病时,一定到正规的兽医门诊,不要乱用抗生素,不得随意加大药物剂量,一定要按时、按剂量、按疗程进行治疗。

  6.饲料逐渐过渡、适时断奶开食料与仔猪料,仔猪料与育成料以及饲喂次数,环境条件等都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要逐渐进行 ,一般用 5~7 天完成过渡即可。仔猪适时断奶,可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母猪的利用率。 一般农村饲养条件较好的可于35~42 日龄断奶 ,稍差点的可于50~56 日龄断奶 ,最晚不得超过60 日龄。

 

 

 

 

上一篇: 蓝耳病和迟发型猪瘟混合感染怎么办?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