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后备鸡群如何做好限制性饲喂

后备鸡群如何做好限制性饲喂

    后备鸡群在自由采食状态下有过量采食而致肥和早熟的倾向,这使得鸡群开产不整齐或产小型蛋的时间长,同时也影响产蛋高峰期的持久性。而限制性饲喂(限饲) 的目的就在于控制鸡群的生长发育,使性成熟与体成熟达到适时化和同期化,提高鸡群整齐度,使鸡群集中开产,最终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此外,限饲还可节省 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那么如何做好后备鸡群的限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后备鸡群限饲的开始及停止时间

  限饲的时间要跟据鸡群状况来确定,要与转群、换料的时间错开。一般采取两阶段饲养模式的鸡群,第 6 周龄或第 7 周龄开始准备限饲;采取三阶段饲养方式的鸡群,因为要在第 8 周龄转群,所以在9周龄以后开始准备限饲。限饲的前提条件是鸡群生长发育健康,鸡群平均体重超出标准体重 100g以上。

  限饲的终止时间统一在17或 18 周龄。

  后备鸡群限饲的常用方法

  后备鸡群限饲的常用方法主要采用限制全价饲料的饲喂量,具体方法可分为如下 4 种:

  (1)每日限饲法。即每天减少一定的饲喂量,一般是全天的饲料集中在上午一次性供给。

  (2)隔日限饲法。即将两天减少后的饲料集中在一天喂给,让其自由采食,可保证均匀度。

  (3)三日限饲法。即以三天为一阶段,连喂两天,停一天,将减少后的三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在两天内喂给。

  (4)五日限饲法。即在一周内,固定两天(如:周三和周六)停喂,将减少后的七天的饲喂量平均分配给其余五天。

  以上4 种方法的限饲强度是逐渐递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一般接近性成熟时要用低强度的限饲方法过渡到正常采食。

  后备鸡群喂料注意事项

  (1)喂料。采用机械喂料时,确保出料的厚度均匀一致,并保证每次都是铺完整,料斗内没有剩料;使用手工喂料时,确保利用有限的饲料喂完整根料槽且薄厚一致。

  (2)匀料。第一次匀料是在每次喂料的时候,手跟随着料车(料簸箕)进行匀料;第二次匀料是在鸡群采食 40 min 后进行,主要为了保证料槽内断料的均匀一致,避免出现因料薄厚不一致,而导致料槽断料不一致。2.4 及时调整鸡群每天巡视鸡群要将限饲鸡群中状况不良(如:精神状态不佳、消瘦、羽毛蓬乱发污等)的鸡只及时挑出,进行单独饲养,待状况好转后称重,如仍然超重,继续限饲;也要将体重偏小鸡群中的超重鸡只及时挑出进行限饲;同时,还需要将达到限饲目的的鸡只挑出,放入不限饲的鸡群中。在调整鸡群的同时,要注意笼内鸡只数量均匀一致。2.5补充砂粒和钙从7周龄开始,每周每 100 只鸡应给予 500~1 000 g砂粒,撒于饲料表面,前期用量少且砂粒直径小,后期用量多且砂粒直径增大。这样,既提高鸡只的消化能力,又避免肌胃逐渐缩小。3限饲的注意事项在整个限饲过程中,从准备阶段到限饲进行阶段,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分群要严格按标准执行,将病、弱、小的鸡只挑出;(2)确保整根料槽断料的整齐、均匀、一致;

  (3)每周定时抽测鸡群体重、均匀度,根据体重及时调整鸡群;

  (4)当大群均匀度达到 85%以上时,将平均体重仍然超重 100 g 以上的鸡群进行大群限饲;

  (5)当鸡群平均体重达到标准体重 +50 g 以内时,停止限饲(正确的限饲结果是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不超过 100 g);

  (6)在限饲进行中,若鸡群发病或处于其他应激状态时,应立即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待鸡群恢复健康后再继续限饲。总之,只有做好育成期后备鸡群的限饲工作,才能更好的使鸡群体成熟与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才能发挥其较高的生产性能,最终实现鸡群高产、稳产的目标

  后备鸡群限饲法的具体应用

  通常对于三阶段饲养模式来说,对鸡群应激比较小的方法是每日限饲法。因此,以每日限饲法为例,阐述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利用 1 周的时间进行大群普测分层。主要通过逐只称重的方式来完成。在分层过程中确保需要限饲的每层鸡笼内的鸡只数量均匀一致。具体分层的体重标准应依据所养鸡群的饲养手册制定,一般的分层标准会分为体重偏小鸡、体重适中鸡、体重偏大鸡。在实际生产中,先对体重偏大鸡限饲,提高鸡群均匀度,待均匀度达到85%以上,鸡群平均体重仍然超出标准 100 g 以上时,再进行大群限饲。需注意的是筛选出体重偏小的鸡只不进行限饲,还要适当的进行补饲。(2)鸡群给料量。根据 9~18 周龄的每日标准耗料量的90%称取饲料对体重偏大鸡进行饲喂,每天定量限饲。整个限饲过程中,饲喂量不能减少。当体重超标时,保持上一次的饲喂量,直到恢复标准再增加饲喂量;当体重达不到标准时,加大饲料增幅,直到达标后,按正常增幅加料。在进行大群限饲的过程中,给料量不能减少。当体重仍然超标时,保持上一次的给料量,直到达到标准体重时再增加给料量;当体重不达标时,可增加给料量,直到达标后,按正常给料量饲喂。

 

上一篇: 规模养猪 猪群结构饲料安排需适宜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