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南美白对虾小棚标粗阶段、外塘养殖节段如何更好提升?

南美白对虾小棚标粗阶段、外塘养殖节段如何更好提升?

    一、小棚阶段:标苗由“追求成活率和规格”向追求“苗种体质和活力”转变

    小棚标粗的本质是通过硬件提升实现苗期集中管理(水质稳定、底质干净)集中投喂(营养强化),进而达到小棚内强化苗种体质和抵抗力,避开早春“倒寒潮”,提升虾子转入外塘的规格和成活率的效果。但是从2016-2017年爆发的养殖问题来看,小棚客户过于追求苗种成活率和规格,投喂量偏大长速快规格大,但是水质底质恶化加快(亚硝酸盐、氨氮、缺氧等问题严重),小棚后期苗种体质下滑严重,仓促转入外塘,未能避开早春“倒寒潮”,未能真正达到小棚标粗的目标,这也为外塘发病早埋下了隐患。


天津区域16年温度变化

    因此2018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小棚标粗阶段意义所在,实现标苗阶段由“追求成活率和规格”向追求“苗种体质和活力”转变,这究竟在管理操作应该如何实现呢?

    1、合理设计标苗密度和标苗时间

    保证标苗后期减少或者不出现密度大导致标苗时间短,外塘环境不适又不能放苗,不得不在小棚里强行延长时间,导致苗种体质下滑的情况。每年五一前后有2-3次大幅降温,降温过后稳步升温,基本是小棚转入外塘比较适合的时机,能有效规避“倒春寒”。因此天津转入外塘多为5月5日之后,辽宁多在5月25日之后甚至更晚。根据这两年标苗效果来看,天津密度2000-3000尾/方标苗时间15-20天,辽宁区域1000-1500尾/方标苗时间20-25天比较合适,进一步反推天津放苗大致在4月15日之后,辽宁放苗要在5月1日之后。参照上述方案,根据自己小棚和池塘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标苗计划,放苗密度大就缩短标苗时间延后放苗时间,放苗密度小就延长标苗时间提前放苗。


    2、强化水质调控和控制投喂管理

    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净化能力跟不上,出现亚硝酸盐等超标需要提前出棚的情况。其中水质调控主要是在2017年小棚模式基础之上强化水温控制、前期做水、以及抽污换水三个关键点。水温控制合适,藻类繁殖不容易过旺,苗种采食不会超量控制长速积累体质,同时水质底质污染少底部弧菌滋生少,因此建议前期水温23-25℃,中期25-26℃,后期逐步降温至外塘水温即可。

    前期做水放苗,小棚内不建议特意肥水,做水时间长棚内光照强水温升高快,肥力容易集中释放出现藻类过于旺盛之后转水的问题,建议消毒之后大量活菌打底稳定水质(101+209、102+209),水质过于清瘦需要肥水用量减半少量多次补肥,同时一定必须加上黑精灵,防止肥水过快转水问题。抽污换水是在原有改底调水的基础上,在棚底设置抽污装置,10天后开始每天抽污,强化小棚净化能力维持水质优良,延长标苗时间保证苗种体质。

    针对小棚后期意外出现指标异常苗种体质下降的情况,除了大量换水抽污之外必要的话及时出苗,体质放在第一位。


    二、外塘阶段:由“快大”向“快大稳定”转变

    小棚标粗模式的核心是快大,快于外塘放苗,快于外塘达到上市规格,快于外塘上市。但是不同市场的气候特点(如辽宁升温晚降温早)、市场需求特点(如天津虾子40头可以上市,辽宁需要30头)、池塘特点(小池塘硬件足易管理需求高产、大池塘硬件差难调控需求产量低)相差甚远,因此小棚模式在与不同市场的结合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这也是2017年大塘养殖与辽宁土塘精养区域小棚标粗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小棚标粗模式的外塘管理阶段我们也在2017年快大的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由“快大”向“快大稳定”转变,以适应不同市场特点及需求,并将之总结为“中虾高产”、“大虾高值”两种模式。

   “中虾高产”模式

    其中“中虾高产”主要是针对小池塘精养区域,如天津宝坻、宁河,辽宁营口、盘锦等区域。我们对2015-2017年三年内天津宝坻、宁河区域的小棚模式成功客户进行养殖情况分析发现几个共性:

    1、出虾时间都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功避过发病高峰期,
    2、出虾规格在20-40头之间中等规格价格20元左右,
    3、亩产量400-1000斤之间平均600多斤算是小高产,
    4、成功率较高盈利稳定,
    5、养放密度低2-3万/亩,管理难度相对较小。

    这种模式适用于天津小塘精养区域,而辽宁区域市场需求在30头左右,因此出虾规格在20-30头,出虾时间在8月中上旬。

   “中虾高产”概括一下就是小池塘2-3万/亩放养密度,管理难度相对较小,20-40头左右出虾,7月中旬-8月中旬出虾,亩产量600斤左右,盈利水平一般但是比较稳定。

   “大虾高值”模式

   “大虾高值”主要是针对天津大池塘精养区域,以及小池塘精养中水平较好养殖群体。中虾(以40头为例)售价在20元左右单斤利润约在10-12元,而大虾(以10头为例)售价45-50元左右单仅利润约在30-35元左右,大虾的利润空间远高于中虾,所以市面盈利水平最高的基本上都是养出大虾的(当然也有中虾极高产的情况,为数不多)。大池塘的特点是硬件差难调控产量低中途会分批出虾,放养一代苗的优势在于可以出大虾(这是土苗不容易达到的),缺点是一旦密度大发病概率极高,因此“大虾高值”模式设计为大塘精养密度为1-2万/亩,40头起开始陆续梳虾1/3-1/2降低存塘量减轻池塘压力降低发病概率,留取部分中秋节出大虾。
    而针对小池精养“大虾高值”模式更适用于养殖水平较好的客户群体,在原有2-3万/亩放养密度不增加的基础上,7-8月份30-40头左右陆续通过地笼出虾梳掉1/3-1/2留取部分中秋节出大虾,因为此时亩投喂量已经很高且正值高温发病季节,一方面继续养下去水质底质调控已近极限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小池出虾有反底死虾风险,所以仅适用养殖水平较高的群体。

上一篇: 小棚标粗模式是否代表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未来发展的方向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