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雨季养鱼 鱼塘要做好预防

雨季养鱼 鱼塘要做好预防

    较长的雨季,是养殖过程中最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养殖管理让许多养殖户都非常头痛。导致养殖中容易出现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尤其是鱼鸭混养或猪鱼混养池塘,使用多次杀虫、消毒处理,水质都不会发生明显好转,造成鱼类吃食情况很差;体水色较浓,下风口油膜较多,部分池塘爆发蓝藻;池塘水色呈酱油水,变化较大,鱼类摄食情况不好;底层鱼类,如鲫鱼等出现死亡,症状多表现为肠炎和出血;主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出现身体溃烂、出血死亡等。

  现阶段,已经发现部分池塘爆发疾病,鱼类经常不开口摄食,生长速度缓慢,很多养殖户使用了各种方法来处理池塘水质、疾病问题,但处理成本高,收效并不理想,往往只能暂时控制住疾病,而天气变化时,水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极易造成疾病反复发作。对于前期管理较好的池塘,由于干塘后新放苗,当前水质情况相对较好,鱼类摄食正常,如果现阶段疏于进行预防管理,当天气剧烈变化或水质恶化时,鱼类便会出现摄食不正常,或者不摄食的现象,严重地还会出现死鱼。

  因此,鱼塘养鱼切记做好预防,避免雨季鱼类死亡的高峰期。特别是精养老塘和混养池塘,池塘淤泥较厚,前期池塘氨氮、亚硝酸盐容易偏高,发生爆发性出血病的几率很高,如控制不好,将可能持续发病直至中秋节后,严重地影响了高温期间的投喂管理,导致全年产量低下。因此,当前的水体亚盐超标、出血病等,应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在深入走访了广东中山、珠海、惠州、清远等多个区域,了解了草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生鱼等不同品种的养殖情况后,建议的预防措施如下:

  预防雨季时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问题

  对于部分可干塘的池塘,在卖鱼后干塘,暴晒处理 20~30 天,可有效较少养殖过程亚硝酸盐偏高现象;干塘或晒塘后,先进 20~30cm 水,采用海联科禄奇或漂白粉等彻底清塘消毒,并快速肥水,可减少前期肥水难引起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问题;低温期肥水难,而采用鸡粪、鸽粪等堆包肥水,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存在暴发寄生虫的风险。建议肥水时以无机肥为主,或采用“海联科101+ 肥水素”搭配使用快速肥水;对于鸭鱼、猪鱼混养池塘的养殖户,在该时期内,采用“海联科 202”加“海联科 105”加强调水、改底,每 10~15 天使用一次,根据池塘鸭子数量或猪存栏量酌情加量使用,可预防氨氮和亚硝酸盐偏高。

  预防雨季时底层鱼死亡

池塘水质较差的鱼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底层鱼类的死亡问题,每次阴雨天气之后,在升温后 3~4 天,容易出现鲫鱼等的死亡,如果控制不好,在阴雨天气到来时,会出现草鱼的爆发性出血病,严重影响下一阶段的投喂管理和疾病预防。建议在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在亚硝酸盐容易偏高、鱼吃食偏差的池塘,采用”海联科 202”加“海联科 105”加强底质和水质的处理。

  预防雨季时鱼类摄食不正常

  部分混养池塘,池塘环境较差,天气剧烈变化时,容易发生鱼类摄食不正常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不开口吃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天气突变一两天内,鱼类摄食情况变差;(2)猪塘、鸭塘等水质较差,鱼类浮头情况严重,摄食情况差;(3)上午摄食差,投喂较迟;下午或傍晚,摄食较好,投喂量较多;(4)猪粪排入较多的池塘中,存塘规格为 7~8两 /尾罗非鱼,或刚放苗规格为 10~15 尾 /斤草鱼种,缺乏训食,摄食情况较差;当前草鱼、罗非价格较好,如果加快鱼种的生长,提早卖鱼,可提高养殖效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晴天时,用“海联科 108”加“海联科 202”加快对老塘底质的处理,改善水质环境;(2)采用高档饲料投喂,加强诱食效果,增强养殖鱼类体质;(3)保持正常投喂,避免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生长;(4)少量多餐,控制好投喂的时间和投喂持续时间,要避免每天最后一餐投喂得太晚,以免鱼类对饲料消化吸收不充分,造成浪费;(5)高温期间使用“海联科 103”拌料内服,改善肠道,预防肠炎。

  预防草鱼种塘防绦虫病

  越冬鱼种塘多在清明前后进行培水,常规培水方法是采用粪肥肥水,水会很快肥起来,但同时会出现较多的“水蛛”暴发,鱼种塘起“水蛛”后,容易出现老化而被绦虫寄生,因此,体质较差的鱼种在摄食了老化“水蛛”后,极易暴发绦虫病。建议的预防措施:(1)越冬池塘,肥水时采用无机肥肥水或者使用有机肥发酵后再使用;另外,肥料不要一次性大量使用,要避免直接采用有机粪肥肥水;(2)对于未经杀虫、消毒处理的越冬池塘,在 4 月份需进行杀虫消毒处理;(3)采用“海联科108”或“海联科 202”进行改底,以改善塘底环境,保持水体清爽;(4)4 月份开始,加强拌料内服,采用“海联科 105”加“海联科 505”内服来强化鱼体营养;(5) 对于刚下塘的鱼种,下塘前抽查鱼体,同时,之后每 15 天定期抽样检查,如果发现有绦虫发生,及时使用药物内服。一年的养殖过程中,雨季期间的养殖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管理得当的话,会保障在天气来稳定时期的鱼体生长,降低饵料成本。如果管理不当,轻则影响鱼类摄食,重则暴发疾病,严重影响养殖生长。因此,在雨季来临前的预防管理一定要做到位。提前预防,规范管理,一定能取得今年的养殖成功。

 

上一篇: 生猪肉价终于降了

下一篇: "乾元浩杯"兽药竞赛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