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大,提高畜禽对特定疫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广大农村,因免疫接种不当致使免疫效果差甚至免疫失效,导致某些动物重大疫病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笔者在基层从事畜禽免疫工作二十多年,认为要做好散养畜禽的防疫工作 ,提高免疫效果,必须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把握免疫接种技术环节 ,以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的科学制定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 “ 免疫空白 ”和 “免疫麻痹” 基础。因此,在设计散养户畜禽的免疫程序时,首先应考虑本地区内发生疫病的种类、 流行情况。一般情况下 ,常发病 、 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
选择免疫期较长的疫苗
因农村散养涉及千家万户,防疫强度十分巨大,对疫苗的选择应在确保免疫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免疫期较长、产生的免疫抗体在动物体内持续维持时间较久的疫苗。
免疫接种方法要合理
在免疫注射前首先必须选择有效疫苗。在接种前必须查看疫苗有效期,记录生产批号,对过期疫苗、保存温度不正确的疫苗、破损和失真空的疫苗坚决不用。二是做好人员和器械清洗、消毒工作。防疫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每到一户先消毒,再进栏,注射器、针头用前先冼净,煮沸消毒15 分钟,做到一畜 (禽) 换一个针头。三是了解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注射前先问畜主存栏畜禽的吃食情况,到栏内要看畜禽精神和粪便情况。对不食、 拉稀等怀疑有病的畜禽暂不免疫,病好后再补针。怀孕母畜怀孕后期 、刚阉割猪暂不免疫,母畜产后一周后 、刚阉割猪阉割一周后再补针。四是疫苗现用现配,正确稀释 。疫苗要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注射前用专用洗手液进行稀释。如猪瘟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气温超过摄氏 25℃时 ,用冷藏过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稀释后立即使用,气温15℃以下 4 小时内,15~25℃2 小时内 ,25℃ 以上 1 小时内用完。五是注射剂量要足、 部位要准确。剂量与免疫效果密切相关,必须保证免疫剂量充足。针头长短要合适,注射部位用75% 酒精或 2.5% 碘酒消毒 ,猪的疫苗要求肌肉注射,不打飞针,并卡上耳标。禽流感疫苗首免颈部皮下注射。六是及时回访。防疫注射后,做好免疫猪查看工作,发现有强烈免疫应激反应的,不要驱赶,保持安静,并可采用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肌注。七是防止药物干扰。病毒类活疫苗如猪瘟免疫前2 天和免疫后 3 天,禁止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细菌类疫苗如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等免疫前后7 天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及时开展免疫抗体监测
为使免疫更合理、更科学化,并通过实际的免疫效果检验免疫程序,在免疫工作结束后30~45 天内 ,应对免疫农户畜禽随机采血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每十户养殖户抽一户,并根据免疫监测情况及时修正免疫程序,使畜禽免疫更科学、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