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第四届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云南召开

第四届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云南召开


    规模养殖已成为我国生鲜乳供应主体,奶业企业投资海外彰显了自信,截至2017年10月,乳品企业海外投资达到158亿元人民币,这是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卫琳副调研员在“2018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的。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副主任伍振军表示,未来十年国产乳制品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乳制品需求,预测到2026年中国奶类总消费达到6422万吨,国内生产4574万吨,缺口将达到1848万吨。
    中国奶业进入新时代,但是中国奶业却仍处低谷,2016年牛奶产量减少4.1%,2017年减少1.6%。那么2018年中国牛奶的供给是继续下降,还是会恢复性增长?未来中国奶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新时代中国奶业发展政策与趋势如何?如何开启中国奶业新时代、新需求、新思路?新时代中国奶业面临的哪些挑战?面对全球竞争,如何利用国际资源,捍卫国内乳品市场?如何打造国际品牌  参与国际竞争?标准是奶业发展的领航者—中国乳品鉴定标准有哪些变化?中国乳品消费如何升级—以消费者为核心是乳企制胜王道?云南奶业发展形势及机遇?中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产品价格供需趋势如何?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进口奶源已占我国奶源总供给的40%,国内生产仅占60%,国际市场的变动与中国密切相关。全球乳制品出口国集中在新西兰、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必须密切关注,未来5年全球及印度原奶供给、成本及价格变化趋势如何?新西兰未来奶业增长空间如何和竞争力如何提升?全球奶业新周期 欧盟增长如何表现?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现状及乳品出口对中国哪些影响?俄乳品禁运后国内及周边供给形势及与中国合作。

    2018年3月22-23日,荷斯坦杂志、北京东方戴瑞公司在云南玉溪市抚仙湖希尔顿酒店举办第四届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与会嘉宾从全球不同视角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本次论坛得到新希望乳业、圣元国际、飞鹤乳业以及德国勃林格、美国ACX的大力支持和赞助。特别是云南主要乳品品牌欧亚乳业、来思尔乳业、龙腾生物、乍甸乳业、牧本集农业的全力相助,同时也得到云南奶协、昆明奶协的大力支持。

    会议邀请到了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副调研员卫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副主任伍振军、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副主任李松励、新希望乳业总裁朱川、圣元国际对外事务部总监张迎玖、飞鹤乳业集团副总裁魏静、荷斯坦杂志主编豆明、云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国际奶农联盟(IFCN)高级分析师Prashant  Tripathi、法国食品饮料市场咨询研究公司(GIRA)总裁Christophe Lafougère、新西兰证交所(NZX AgriHQ)高级分析师Susan Kilsby、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圆、俄罗斯奶业研究中心主席Michael  Mishchenko等奶业专家和企业家发言。

    本次会议的参会嘉宾共130余人,来自奶业产业链,包括乳品企业:伊利、蒙牛、光明、三元、恒天然等;牧业企业:原生态牧业、首农畜牧、光明牧业、澳亚牧场、云海秋林、宁夏骏华等国内大型规模牧场;以及全国畜牧总站、山东奶业协会、天津奶业协会、云南农大以及美国使馆、新西兰使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日本农林水产省等行业协会和政府组织,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瑞士和中国各地的技术设备公司。

    24日会议代表还将参观新希望雪兰陆良牧场和昆明雪兰乳业加工厂。

   参会嘉宾



   专家观点
        奶业这些年全面开展整顿和振兴,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规模养殖成为生鲜乳供应主体,乳品企业投资海外彰显了自信,奶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不过,奶业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生鲜乳产量徘徊不前,奶农没有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需要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继续提高生鲜乳质量,推进完善乳品结构,加快推动奶业一体化发展,优化奶业品牌,促进乳制品消费。
    未来十年国产乳制品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预测到2026年中国奶类总消费达到6422万吨,国内生产4574万吨,缺口将达到1848万吨。

    由于我国人地矛盾最为突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很严重、城乡之间资源争夺矛盾仍然突出,导致我国牛奶生产成本高,加之面临进口产品的冲击,未来我国牛奶生产的增加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新技术在中国高速创新并且快速应用,中国已从一个“发展中的市场”跑步进入全球“最先进的市场”,奶业市场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消费者对乳品消费追求更新鲜、更优质、更加个性化。

    新希望多年来聚焦新鲜,布局全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率先喊出新鲜就是只卖当天,从生产到下架不允许超过24小时,领先行业五年,挑战传统供应链逻辑,在鲜奶销售市场领先,全国12个通过优质乳工程企业,新希望工厂占6个。致力于 满足、引领消费者对乳制品新鲜、优质、个性的消费体验,传递新鲜的生活态度。
    由于国际竞争、奶源转型升级以及环境压力加大,云南奶业发展面临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及原奶供给短缺问题,但是未来云南奶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云南人均奶类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达平均水平需要增加100万吨;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每年约有500万吨以上的市场空间;同时东南亚有5亿人口,人均消费量达中国水平需2000万吨。未来云南奶业将中国南方鲜奶供应的主要基地以及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奶制品出口基地。
    圆桌论坛

    中国牧场发展的艰难抉择——提高效率VS新建扩建?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及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养牛,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冒大风险在海外投资,不如到国内奶源稀缺的地方如云南、贵州等地来投资。
    飞鹤乳业及原生态牧业作为行业龙头和民族企业代表,致力于提高单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牧场提高效率是永恒主题,长远来看中国牧场规模有扩大潜力。南方地区将成为未来奶业的主要增长点。
    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单产,应当充分利用云南当地饲草饲料资源,使单产水平和饲料成本相匹配。
    中国乳企海外投资牧场成功案例很多,但仍需加强对投资环境的了解,也需要耐心和承担风险的勇气。




    23日议题

    报告主题

    全球奶业新周期  欧盟增长如何表现? 新时代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未来5年全球及印度原奶供给、成本及价格变化趋势;标准是奶业发展的领航者—中国乳品鉴定标准;中国乳品消费升级—以消费者为核心是乳企制胜王道;俄乳品禁运后国内及周边供给形势及与中国合作。

    圆桌论坛主题

    2018国际乳品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持续上涨VS波动走低?中国原奶标准国际---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分级标准、结算标准,检测指标和频率、检测机构;中国乳品消费升级——高端化VS平民化?
    出席嘉宾

    政府协会领导: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卫琳副调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伍振军研究室副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奶业处张书义研究员,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副主任李松励,云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山东省奶协会长张志民、天津市奶协会长徐练海、昆明市农业局调研员鲁秉泉、昆明市动监所副所长周亚平等。

    牧业集团嘉宾:原生态牧业总经理付文国、首农畜牧副总裁李锡智、光明牧业副总王志坤、战略发展总监李君、市场部总监龚诣,澳亚中国财务总监孙立志,云南牛牛牧业总经理孙志海,以及新希望生态牧业、洛阳沐润牧业、宁夏骏华、宝利牧业、宁夏平乐盛华、犇犇牧业、云海秋林、石林锦牧农业等牧场代表。

    乳品企业嘉宾:新希望乳业总裁朱川、副总裁林永裕,圣元国际对外事务总监张迎玖,飞鹤乳业集团副总裁魏静、欧亚乳业董事长彭金国、来思尔乳业奶源发展高级经理张岳光、市场总监金钢、云南龙腾乳业董事长汪海霞;蒙牛乳业助理副总裁李东明、奶源国际资源技术中心高级经理王尧、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经营规划部总监阮明峰,北京三元食品奶源总经理郑建强,新希望昆明雪兰奶源副总陆永国、以及恒天然等国外乳企代表。

    国际政府使馆嘉宾:国际奶农联盟(IFCN)高级分析师Prashant  Tripathi、法国食品饮料市场咨询研究公司(GIRA)总裁Christophe Lafougère、新西兰证交所(NZX AgriHQ)高级分析师Susan Kilsby、澳大利亚乳业局国际市场经理徐圆、俄罗斯奶业研究中心主席Michael  Mishchenko,以及新西兰大使馆、美国大使馆、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日本农林水产省的代表。

    牧场、乳品供应商:国际知名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意大利亚士可、艺康(中国)、ABS(中国)、雀巢DFI、瑞典利拉伐、德国基伊埃、以色列阿菲金、科慕化学、澳大利亚农牧出口等。

    国内企业:东石北美牧场、博瑞农牧集团、安徽安粮实业、华昌机械、深圳云辉牧联、澳欣(北京)、世牧农业、喜多蜜和东方澳龙等;

    牧草供应商:美国ACX、澳大利亚燕麦干草、阿旗惠农草业。

上一篇: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戈贤平参加第六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