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面对当前生猪市场的阶段性疲软,各养殖巨头纷纷拿出应对措施,并将此视为发展机会。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曾公开表示,周期低谷会让弱势企业和农户彻底退出,但对优势企业来说是盈利和发展的机会。牧原股份2017年报显示,其2018年计划出栏生猪量将达到1100万头-1300万头,继续扩张产能。对此,牧原股份董秘秦军向媒体解释,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生猪行业的系统风险,猪周期底部不可避免,但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可以令亏损幅度较小,亏损时间更短。
同样,新希望六和今年1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32.05亿元新建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聚落项目,并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优势养殖资源的占有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谈及猪周期的预防时表示,必须从产业模式上着手,如今规模化养殖场正在兴起。
与牧原股份、新希望持续扩张产能不同的是,雏鹰农牧3月10日发布公告,计划在未来12个月对其部分猪舍及附属设施进行分批次、分阶段转让,预计交易金额不超过17亿元。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曾向媒体表示,公司从2015年开始进行模式升级,将养殖板块的猪舍有条件转让给合作社,以降低养殖成本,规避周期波动风险。
“猪周期”一来,养猪企业无一能够避免,并会对业绩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猪周期”价格波动,雏鹰农牧还通过开展产融结合的全产业链布局来应对风险。
近年来,雏鹰农牧推行“生猪养殖+深加工、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战略布局,并基于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和衍生的需要,同时积极布局产业基金,推动产业基金服务主体业务的战略布局,推动多产业联动发展,为其持续利润增长奠定基础。
同时,雏鹰农牧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下游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雏鹰农牧投资沙县小吃主要还是看重沙县小吃众多线下门店的售卖能力以及上游供应链中潜在的利益链条。入股沙县小吃,是雏鹰农牧布局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投资沙县小吃,雏鹰农牧可同时获得在B、C两端的市场渠道,可谓是一举两得。
缓解猪周期的外在影响,温氏股份也有自己的布局——发展生鲜门店。2017年年初,公司宣布“温氏生鲜加盟计划”,开始发力布设生鲜线下门店,加快进军连锁零售市场。温氏股份表示,希望通过打通产业链下游提高猪肉附加值,平抑价格波动对公司收入的影响。
冯永辉分析认为,在猪周期处于低谷时,集团化自养模式相对抵抗能力更强,而对公司+农户模式资金链考验更大,但后者更利于扩张。目前生猪养殖行业已告别前两年的盈利阶段,进入亏损期,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一些弱势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有行业人士认为,“猪周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推动失去应风险的能力。面对不可避免的市场规律,生猪养殖户应在规模养殖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形成规模养殖,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空间。
上一篇: 猪价持续下跌,全行业已普遍亏损,实际头均亏损达百元左右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