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从改变命运到寻求价值
20年环保创新历程
“推动创新的不是一时兴趣,是关乎企业生死的压力。”秦英林说。一开始,小的创新,为的是节省成本、提高利润。而一步步走到今天,像环保等方面的创新,都是为了给企业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他向记者讲起了牧原20年的环保创新历程。
1998年,他把环保工作列入公司重大日程,最初,是要找处理猪粪的环保做法,“找不到这方面的专家,好多人都说,没人讨论这个话题,我是无病呻吟。”
为了找环保养殖的新技术,就连参加学术讨论会他都借机去找联合国的环保官员问答案。那几年,他的案头书都换成了专业环保书籍。“我们都需要学习,不是专家,也要成为行家,才能支撑我们发展。”他说经过多年的研发,他的企业把国外的先进环保理念,变成了应用于企业的现实。他说,脑子中有更高的标准,就会有更多的行动,行动之后就会有结果。
“最初创业,为的是改变命运,后来就开始找自己的价值点。” 这些年,牧原年度报告不断重复着:“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为生猪的养殖与销售”。26年,秦英林始终专注于这项产业。问及背后原因,他回答:“我们是抓机会,还是做事业?抓机会是内部价值,为的是内部利润。做事业,看重的则是外部价值,要看对公司以外的消费者和社会的价值。”他说,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机会不少,但从外部价值需求来说,养猪就是牧原的发力点。
“最初创业,为的是改变命运。后来有了企业,命运改变了,就开始找自己的价值点了。”他这样描述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牧原很多方面为行业做了贡献,这是让我骄傲自豪的地方。”他说,无论是环保模式还是猪的育种,牧原都向社会公开,在行业推广。
关注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把关注点放在了畜牧行业发展的生态上。他希望,能够通过行业自律等方式,构建起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现实是整个养猪生产方式还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也比较低。像是环保也有待于改善,食品安全标准有待于升级。”他说。
他认为,畜牧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有更高的环保标准,更高的食品安全要求,更高的劳动效率,甚至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撑未来的智能化。
上一篇: 2018年河南艾格多科技开门红培训在河南省交通厅培训中心举办
下一篇: 正邦集团21岁年会——拥抱新时代 构筑新梦想 打造新正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