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俗话说“母猪管好一窝 公猪管好一坡”,种公猪是猪场的根本。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场的生产能否正常运作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冬季气温低,管理种公猪的重点就是保温,并注意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暴发。
和北方一样,南方的猪场公猪冬季也要进行御寒保温工作,只是程序没有北方的复杂,成本没有北方高。南方冬季最冷的时候接近甚至达到 0℃(但一般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有时冷空气天气一个接着一个,影响也非常大。由于南方的猪场多为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冬季要用卷帘或彩条布保温。在保温的同时,通风工作也要做好。有的猪场为了保温,在气温比较高的中午也不开窗或打开一部分卷帘,天长日久造成猪只喘气的比例增加 ;有的猪场人员进猪舍后,眼睛和鼻子都非常的难受,异常闷热,公猪生产性能表现也不会正常。
因此,在冬季如果气温没有明显下降、中午温度比较高时,都要开窗或一部分卷帘,做到及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以满足公猪的正常需要。
冬季种公猪饲料营养
冬季,由于气温不高,公猪的采食量一般不会存在问题(健康状况异常的除外),只要营养水平跟得上、饲料没有发霉变质现象。对于冬季常发的猪喘气病,在注射好疫苗(相当一部分种猪场对种猪注射了进口的喘气病疫苗)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饲料颗粒粒径的大小、采用湿料或半干湿料的饲喂方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轻或缓解作用。我国的南方与北方相比,冬季除了气候不同外,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就是青饲料问题。除了人工种植的蕃薯藤、青菜、青草外,鱼塘边的多年生植物如橡草等,都是一年四季常青,不影响收割。因此,能够保证公猪对青饲料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公猪正常的性欲和精液品质的稳定。南方的猪场均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的条件,以获取更好的效益。
冬季种公猪疫病防治
冬季气温低,天气变化虽然没有夏季明显,但常有冷空气等异常天气出现,如 2008 年南方的低气温和 2010 年的南方长时间低气温天气,因此也是一些病毒性疾病(如五号病等)的高发期,防疫工作做得不好,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每个猪场都有符合自己猪场实际情况的一套防疫操作规程,一般来说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关键是在操作方面,最明显的例子莫如 2004 年年末至 2005 年初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病的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本来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按程序是要在当年 10 月至次年 4 月期间注射的,但由于 2004 年底的天气比较好、气温比较高,相当一部分猪场经营者认为“暖冬”来了,不打这种疫苗也没有关系,但事与愿违,春节前后既降温又下雨,打疫苗已经来不及,经其他发病猪只的传播,公猪腹泻、脱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猪场甚至引发了其他的多种疫病,造成了部分猪场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凡是形成的程序化规程,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变,要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性。
冬季要注意公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控制。在疫病防治方面,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根据冬季的特点,在管理到位的前提下,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应该是工作的重点。因此,消毒工作应根据病毒的生理特点而做,每周消毒 2 次,并不断变换酸、碱性消毒剂(1 个月 1 种),以降低病毒的耐药性,从而提高消毒的效果。
冬季种公猪管理
公猪的运动,冬季不容忽视,但一般要选在上午或下午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进行,以保持种猪正常的体况和生产性能,每周至少运动 2 次,每次 30 ~ 60min。
冬季种公猪卫生保健
冬季气温变化多端,也是某些猪病的高发期。因此,除了正常的生产管理、防疫外,还需要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一定的药物或食品添加剂进行正常的保健。在南方,一是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 0.1% ~ 0.2% 的一水柠檬酸,作用是可以增加食欲和减少某些烈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二是根据需要添加一部分板蓝根或鱼腥草,以预防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的感冒,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冬季气温低,卫生要求虽然没有夏季那么严格,但也不能放松。可以 1 ~ 2 d 冲洗 1 次。但以下几个方面都要注意,一是冲栏最好选在温度比较高的中午或下午刚上班的时间 ;二是只冲猪栏或地面,不要直接对着猪身冲,以减少猪只感冒的机会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三要注意不能使猪舍内的湿度过大。
上一篇: 2010建水县畜牧产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