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成功的控制项目包括严格的蹄浴管理、很好的肢蹄卫生、严格的生物防疫和定期的修蹄护理。
跛行是奶牛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不仅事关奶牛的福利问题,而且不同的研究显示每一例跛行的经济损失在90~300美元之间。
导致跛行的一个原因就是趾间皮炎,最常见的叫法是蹄踵毛状疣。这种疾病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最常感染的部位是后蹄。奶牛一旦感染了趾间皮炎,就不会痊愈。
威斯康辛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威斯康辛州东部的奶牛场测定了趾间皮炎不同阶段的流行情况。他们发现11817头奶牛中18.9%的奶牛处于趾间皮炎的M2(急性、活跃期)或M4(慢性,非活跃期)阶段。
1 保持感染率在较低水平
参与调研的45家奶牛场被分为三类:小型(拴系饲养);中型(自由卧床,最多到700头泌乳牛);大型(自由卧床,700头或以上泌乳牛)。几乎每个奶牛场都至少有一些奶牛感染趾间皮炎,17.8%的奶牛场感染水平比较低(5%或5%以下)。
趾间皮炎感染率较低的奶牛场,都有比较相似的牛蹄护理措施。8家感染率较低的奶牛场有4家大型牛场、1家中型牛场和3家小型牛场。有3家拴系饲养的奶牛场(从34头到96头,平均66头泌乳牛)和5家自由卧床的奶牛场(从350头到6100头,平均1819头泌乳牛)。
趾间皮炎感染比较低的奶牛场(5%或5%以下),所有记录的蹄病问题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使用一种抗生素并包扎处理。所有这些奶牛场都使用专业的修蹄师。几乎所有的奶牛场,86%的奶牛场都显示进行常规的护理性修蹄,71%的奶牛场每个月至少安排3次修蹄。
他们还发现71%的低感染率奶牛场都采用蹄浴。另外,所有采用蹄浴的奶牛场每周都至少进行三次蹄浴。43%的奶牛场进行系统的奶牛步态评分。
2 蹄浴次数越多越好
15家牛场是拴系饲养,30家是自由卧床。就牛场类型而言,参与调研的牛群在趾间皮炎的感染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虽然牛场类型方面没有差异,但其它因素却有影响。蹄浴液的浓度、修蹄的频率和治疗方法对趾间皮炎损伤的类型和流行率有显著影响。即使蹄浴次数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调研结果还是显示蹄浴的频率越高,M0损伤的比例越高而M2(急性、活跃期)损伤和M4(慢性、非活跃期)损伤的比例越低。
相比把采用蹄浴作为其控制趾间皮炎策略的奶牛场,没有采用蹄浴措施的奶牛场没有感染(M0)的奶牛比例较低。每周进行4~7次蹄浴的奶牛场,其M2(急性、活跃期)损伤的比例较低(1.7%);而没有采用蹄浴的奶牛场,这个比例为6.9%。
关于修蹄频率,将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归为一类进行分析,其它的奶牛场包括每月或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修蹄,还有每半年和每年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结果显示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未感染牛蹄的比例较高(82%),而每两个月(70.1%)、每个季度(72.9%)和每半年(76.1%)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这一比例较低。相对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每两周进行一次修蹄的奶牛场M2和M4损伤的比例都比较低。
3 正确处理
牛场报告采用抗生素处理和包扎,抗生素处理但不包扎或表面喷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三分之二的奶牛场表示包扎是他们治疗措施的一部分。相对于没有使用包扎带的奶牛场,使用包扎带的奶牛场没有任何损伤的牛蹄比例更高(78.5%)。
当奶牛场使用包扎带来治疗趾间皮炎,不仅没有任何损伤的牛蹄比例较高(78.5%对65%);相对于没有使用包扎带的奶牛场,这些牛场M2急性损伤的比例(3.1%)也比较低。
这些使用包扎带治疗的奶牛场,M4损伤的比例比较低。与那些没有使用包扎带的奶牛场相比,采用表面喷药治疗的奶牛场M4损伤也比较低。
控制趾间皮炎并不容易,但一些措施能够限制它对牛群的影响。这个调研中的牛场通过严格的蹄浴管理、良好的肢蹄卫生、严格的生物防疫和定期的修蹄护理都能够成功地控制趾间皮炎。
上一篇: 生猪养殖面临猪价下跌、饲料涨价双重压力,利润进一步压缩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