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獐子岛集团回应扇贝大面积绝收事件之苗种合格且播种规范

獐子岛集团回应扇贝大面积绝收事件之苗种合格且播种规范

    深圳证券交易所询问:媒体报道称“这次扇贝死亡的第一个原因还是投苗问题。由于集团进苗资金紧张、信誉每况愈下,所以公司买不到好的扇贝苗,收成大打折扣”、“有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请结合你公司经营计划,说明2014年以来虾夷扇贝的投苗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进苗资金投入(包括投入金额、增减比例及原因、是否符合公司经营计划等)及扇贝苗成活率情况,并请核实是否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如存在,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獐子岛集团回复:公司不存在以上所述情形。具体情况如下:

    1、底播虾夷扇贝苗种的全过程受控,确保底播苗种质量

    每年10-12月份,公司进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底播,近千名员工和组合业户参与其中,公司称之为“底播大会战”。底播前周密部署,由海洋牧场业务群执行总裁担任总指挥,增殖分公司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执行总裁助理担任督察长,组建标准质量监察、纪律监察、苗种收购、安全保障、后勤保障等小组。具体生产过程中,依次经过外购虾夷扇贝苗种业户筛选、采收前抽测、采购、运输、底播等环节,严格遵守公司内控制度,实施过程监督,确保底播苗种质量。

    虾夷扇贝苗种底播后,经过2-4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达到可收获和销售的状态。收获后将继续在该区播苗,如此循环。经营上公司采用“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通过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动当地养殖业户进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育成并销售给公司,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得益于虾夷扇贝的海洋牧场模式,公司自2006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虾夷扇贝约24万吨,上缴税金约6亿元,上缴海域使用金约10亿元。

    外购虾夷扇贝苗种业户筛选、采收前抽测、采购、运输、底播的具体情况为:

   (1)苗种业户筛选:外购苗种来源于大连长海县海洋岛区、长山岛区、旅顺区苗种组合合作业户,筛选养殖环境好、诚信、历年养苗效果好的业户作为苗种组合合作业户。

   (2)采收前抽测:公司在虾夷扇贝苗种养殖过程中与养殖业户进行沟通,分两次进行收购苗种抽测,在对比养殖业户、集团内部及其他企业苗种养殖区域、二级苗量、分苗后海上存量、抽测结果等相关指标后,结合海区环境指标,掌握即时信息,及时调整收购策略,识别优质苗源,结合市场供求,与组合业户签订《苗种购买合同》,并规定苗种规格和数量。

   (3)苗种采购过程:公司制订了《生产技术管理部组织架构、职能及岗位说明书》,规定生产技术管理部负责起草、修订、完善业务群育苗、养殖、增殖、捕捞技术标准;参与业务群内相关单位苗种、亲本的采购和销售。同时组建底播大会战项目组,按照底播大会战生产进度规划,合理安排底播先后区域,人员规划,物资准备,确保底播收苗过程顺利进行。每个收购小组由6-7人组成,包括收购组长、主秤员、复秤员、测标记录员、测标员等。苗种收购过程严格执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收购管理规定》。

    从业户收苗运输至底播船:业户运苗船需架设防晒、防风吹、防寒的苫布等设施,保证运输中苗种的安全;干露不超出2小时。

    苗种质量标准要求:壳呈固有形态与色泽,紧闭或微张,无破损,遇刺激后闭合,无异味,无缩边;根据《虾夷扇贝三级苗种采购管理规定》外购苗种有畸形、有石灰虫等附着物苗等杂质累计不超过10%,超出拒收;10%以内的畸形、有石灰虫等附着物苗等杂质不计价。

    抽标定量:样品抽取采取随机抽取原则指定非可视箱,抽取2~3公斤净重定量,抽样频率按箱数数量抽样比例不低于1%。

    过秤:保证主秤员、复秤员和供货业户三人同时在场过秤,电子秤显示稳定数据方可记录,清点箱数记录,卸箱后秤量托盘重量记录,填写《苗种收购过秤单》。

    抽标计数方法:测标小组按照测标标准,对收购各养殖户苗种分别进行抽标计数,对未符合标准苗种不予收购;对符合标准苗种,按照不同规格所占比例遵照公司规定计数,并填写《苗种质量检验记录表》。

   (4)苗种由底播船运输至底播区域过程:苗种运输遵照《苗种运输、底播作业指导书》进行苗种运输,有充氧条件的运输船始终保持舱内水层和装苗箱的高度一致,没有充氧条件的运输船待苗箱摆满三层时开始注水一次,保留5分钟后立即抽干。苗种运输过程中保持舱内海水不间断的循环直至苗种出仓,每小时抽测一次运苗各仓水温、溶氧指标,并填写《活水船增氧设备使用情况监测记录表》。

   (5)苗种底播:苗种运达指定底播区域,调整航行速度,采用出仓机及滑道,按照匀速慢行原则,实施苗种定点、均匀播撒,并填写《苗种采购、运输、验收、投放记录表(底播推进表)》。

   (6)监督过程:苗种收购小组人员由集团各单位集中抽调,按照单一小组无相同部门人员管理原则,实施不定期轮岗制度,且收苗过程中接受外界举报。监督小组在每个收苗区域由1-2人组成,巡查海上监督是否按照标准操作。公司对底播苗种收购人员进行收购标准流程培训,并由长海县公安局进行相关警示教育培训,宣贯底播收苗过程中相关规定及国家法律法规,由獐子岛资产管理委员会老干部进行监督。公司相关内控制度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每年接受第三方的外部审核和公司内部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核监督,公司坚持苗种采购质量标准。

    2、关于苗种成活率,不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

    根据《虾夷扇贝三级苗种采购管理规定》外购苗种有畸形、有石灰虫等附着物苗等杂质累计不超过10%,超出拒收;10%以内的畸形、有石灰虫等附着物苗等杂质不计价。但这些不达标、不计价的苗在大规模收购时无法逐一剔除,故收购的底播苗种会混有杂质及不达标的苗种。鉴于公司在全过程坚守质量控制标准,监督机制完善,故不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

    3、底播虾夷扇贝苗种资金有效保障,投入情况符合年度经营计划

    自2015年年初起,公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2014】5号证监局)要求整改,每年将底播虾夷扇贝计划纳入《年度经营计划》提报董事会审批,并据此优先筹措资金,能够有效保障苗种资金需求。2014年~2017年,公司底播虾夷扇贝苗种的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注1:自2015年年初起,公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2014】5号证监局)要求整改,每年将底播虾夷扇贝计划纳入《年度经营计划》提报董事会审批。

    底播虾夷扇贝苗种来源于公司自育和外购组合苗种。自育底播虾夷扇贝苗种主要是指由公司与合作单位共同培育获得的虾夷扇贝二级苗种在獐子岛区域养成底播苗种;外购苗种来源于大连长海县海洋岛区、长山岛区、旅顺区苗种组合合作业户。

    近年来,除个别年度外公司底播虾夷扇贝三级苗种外购单价、自养单价相对稳定,2014年-2017年外购平均单价较自养平均单价高约20%,苗种投入金额主要受外购与自养比例、底播面积增减影响。其中:2014年三级苗种投入为1.79亿元,较上年减少34.91%,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减少32%;2015年公司苗种投入2.09亿元,较上年增加16.76%,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增加22%;2016年苗种投入2.52亿元,较上年增加20.57%,主要原因为外购苗种占比增长8.34个百分点(增幅16%);2017年苗种投入1.87亿元,同比减少25.79%,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减少33%。

上一篇: 双喜水产养殖合作社获“市级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

下一篇: 罗牛山发布1月份畜牧业销售简报 生猪收入环比增长134.87%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