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研究员:养殖池塘的管理
2017年,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既收获了丰收,也遭遇了失利,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已过去,新的一年,我们更应向前看。成功的经验,总结、提升、分享、学习;失败的教训,总结、克服、改良、扭转。2018年1月10日,筹备了4个多月的“恒兴鱼虾蟹养殖技术研讨会”在湛江市恒兴大厦召开,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上,与会专家和代表作出了精彩的演讲和技术分享报告,并就各种技术问题开展了问答环节,与会人员积极参与。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就养殖生态作了精彩的演讲。他表示,养殖赚钱的手段就是把饲料变成水产品,将低值的饲料蛋白转化为高级的水产品蛋白。
但水产养殖生态中,营养素的输入要准确控量,当输入过剩时就会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当输入不足时就会造成养殖环境退化。池塘的载鱼能力是有限的,在养殖水体中,未能转化的饲料蛋白必须及时处理,模糊的矫正方法就是换水,将多余的碳和氮拿走,更高效的方法是配备增氧机。养殖结束后的干塘、晒塘同样重要。
林文辉表示,人们常常说养鱼先养水,但究竟如何养水才能提高产量?他是这样认为的:养殖前期鱼虾少,可先养藻;中期池塘藻相转菌相,藻菌并重;后期养殖密度大,养菌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林文辉指出,目前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氧债。养殖户可能会忽视,池塘的多数问题都是晴天疏于管理带来的,而阴雨天只是让问题暴露出来了而已,平时的增氧工作,必不可少。如果说氧气不足是生态恶化之源,那么废氮过多则是万病之源,如果补氧跟不上,千万别补碳。
林文辉还指出,尽可能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天然生产力是养水的主要目标。好水的钙含量适中且低碱,要调节好水质,就需要将水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调节好。尽量降低废氮产生、提高光合作用、提高脱氮活性、合理利用碳源平衡是池塘生态养殖的准则。
上一篇: 恒兴集团“鱼虾蟹养殖技术研讨会”在湛江市恒兴大厦召开
下一篇: 访泰国海湾种虾公司首席执行官袁健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