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为稳定国内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给,缓解猪肉价格上涨,2007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生猪生产,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是其中之一,即在全国25个省(区、市)、3个农垦选择200个生猪主产县,对900万头能繁母猪使用良种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配种给予补贴。该项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我国生猪品种改良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生猪良种化水平,提高了良种公猪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从事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种猪精液供应站点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根据对2008年在200个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的统计,授配母猪773万头(每头年产两窝),有3 268个种猪精液供应站点,存栏采精公猪34 250头,生产精液3 000多万份,平均每个供精站点存栏种公猪10.5头,每头种公猪年配种440窝左右,按每窝补贴2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到8 800元,每头种公猪可获利2 000元左右。在良种补贴项目的带动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种猪精液供应站点开始增加存栏采精公猪数量,更新必要的仪器设备,有个别养殖户也开始投资建设独立的种猪精液供应站—— 种公猪站。
种猪精液供应站点的现状特点
根据笔者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的情况,目前国内现有的种猪精液供应站点有以下特点。
形式多样
目前有规模化种猪场、种公猪站和养几头公猪的养殖户(人工授精员)3种形式生产、供应猪精液。囝中国耄 袈悉其特点是:(1)规模化种猪场在保证自用的前提下,向周边养殖户提供精液服务,种猪质量有保障;(2)种公猪站是专门从事精液生产和供应服务的,其人员技术水平、种公猪质量和精液产品质量有一定保障,服务范围广,业务相对专一,可信度较高;(3)养殖户供应精液的生产站点。相对上述两种,这种形式基础条件和防疫条件较差,公猪数量少,种公猪和精液产品质量无法保障,但服务周到及时,在交通不便地区尤其受养殖户欢迎。
供精站点数量多,基础条件差,设备简陋
一是供精站点多,种猪数量少,个别县达到80多个站点,有的站点只有1头种公猪;二是基础条件差,多数为过去本交直接转型的,公猪养在自家院里,精液检查、分装在炕前,基本没有防疫措施,安全隐患大;三是精液生产所需设备简陋,大多没有配备精子密度仪器,精液生产仅凭经验操作,无法保证生产的精液产品质量。采精公猪质量无保证目前多数供精站点所用种公猪都是从规模种猪场通过表型选择采购30~50 kg的猪,经调教后投人生产的。这些种公猪没有集中或场内后裔测定成绩,无法保证遗传效果,更无法保证改良效果。
精液生产人员素质偏低
从事精液生产和供应的技术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对种公猪的选择、饲养管理、防疫、精液生产及保存等技术了解甚少,无法保证精液从采集到检测形成产品直至配种的质量。
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生猪生产实际情况,为确保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这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猪人工授精技术能够持久的推广下去并得到普及,提高生猪生产良种覆盖率,促进我国生猪生产稳步健康发展,现提出几点建议。
加强种猪精液供应站点的管理
各省畜牧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生猪生产发展的特点,对猪精液供应站点进行合理布局,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站点的数量,同时制定本省站点的建设标准,以详细规定选址、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以及必备的仪器设备等,经验收合格并核发许可证后,方能从事精液生产和供应活动。畜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精液的产品质量。
加大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种猪精液供应站(种公猪站)的投入力度,对购买有测定成绩的种公猪和相关精液生产、检测设备等的站点提供补贴,确保优质种公猪优质优价,将生产的合格产品投入到生产中。
严把种公猪质量关
为促进全国种猪联合育种,鼓励种猪集中测定和场内测定工作,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种猪精液供应站用于生产的采精公猪必须是有测定成绩的种公猪,对采精种公猪严格把关,使用于精液生产的种公猪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保证良种猪的改良效果,提高使用效率。
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对精液生产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确保生产技术的可靠性,保证产品的质量。总之,为巩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所取得的成效,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公猪的使用效率,提高从事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畜牧管理部门应从种猪质量、精液供精站点布局和建设、精液生产仪器设备的配置、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加大管理和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种猪精液供应站点这一至关改良效果的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扶持力度,保证我国生猪生产稳步发展。
上一篇: 城郊畜牧业再布局 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