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环保政策限制的升级加剧兽药行情的波动。11月6日,工信部,环保部、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2017-2018年采暖季错峰生产的通知》,制定原料药采暖季错峰生产具体措施,明确停产品种、停产时限、停产方式等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停产。
该通知在业内一时引起一阵骚动,原料药企不少是污染大户,这么动真格势必关停一批工厂,下游可能面临涨价甚至缺货断供。
随后环保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北京、河北等6省(市)政府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特别强调: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如果违反排放工序原则上将实施停产。除临邑县外,京津冀“2+26”城市凡是涉及VOC排放的原料药企业都将在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全面停产。其中包括石药、华北制药、齐鲁制药等原料药供应大户。
实际上从今年7月起,原料药价格就已经开始上涨,但在10-11月达到了高潮,有些价格一个月上涨100%,有些甚至出现断货有价无市。
11月一些重要、常用药物涨幅极大。氟苯尼考上涨70%以上,强力霉素上涨50%以上,替米考星上涨60%以上,阿莫西林上涨50%以上,磺胺类上涨30%以上,多种维生素原料上涨80%以上。
此外还有包材(纸箱)上涨50%以上,物流成本普遍上调。
受此影响下游的兽药企业表示为了保障正常生产要提前做好打算备足货源,然而这波涨价潮似乎有点长,最终下游企业也不得不纷纷提价。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等西兽药产品价格上调10-30%,维生素类、中兽药、抗病营养类产品价格上调10%左右。
兽药企业表示终端药涨30%,而原料厂能涨70%以上。以前兽药企业可以赚10%的利润,现在如果价格调整得好,或许可以赚5%的利润;若没有调整好或者不调,赚的利润将更低,甚至会亏本。
但实际上原料药企业也因为停产损失惨重,据华北制药公告显示,其因停产净利润损失高达5493万元。
上一篇: 回顾2017动保行业大事件之口蹄疫疫苗市场格局变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