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中科院女博士卖鸡,是大材小用,还是行业进步?

中科院女博士卖鸡,是大材小用,还是行业进步?

    近日,中科院女博士网上卖鸡的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网友既有不解的,也有表示支持的。到底怎么回事呢?

    女博士网上卖鸡,200元一只成爆款 

   “看到我在朋友圈上推销泰和乌鸡,有的朋友以为我下海了。”中科院千烟洲站副站长女博士杨风亭笑着说。15日是本月接受预订的最后一天,杨风亭共接到了145只泰和乌鸡订单。副站长怎么会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卖乌鸡呢?

   “泰和乌鸡是当地特产,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杨风亭说,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两年前我们启动了林下泰和乌鸡全生态养殖示范项目,通过试验找到符合生态保护的乌鸡养殖密度和方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从科研的角度,得出最佳的养殖密度、探索纯生态的养殖方式,就算实现目标了。但中科院千烟洲站的科学家们认为,科研成果如果得不到市场认可,推广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无法实现优质高价,再好的技术和模式也难推广。”中科院千烟洲站站长王辉民说,希望找到一条高品质产品卖出好价钱的路径。这个任务落到副站长杨风亭博士的肩上。

    博士卖鸡,要迈出第一步还真不容易。“在朋友圈上发布销售广告,我都觉得有点难为情。”第一次尝试,杨风亭借助兄弟工作站的一个销售农产品的微信群,她在群里上传了新建的乌鸡销售群二维码。

    不知道是泰和乌鸡的知名度高,还是杨风亭本人的诚信发挥了作用,很快入群的人数就达到100。接着,她又建了第二个群。目前,第三个群也有30多人了。今年9月份,中科院千烟洲站森林里养殖了6个月的乌鸡第一次销售,每只鸡售价200元。时值中秋和国庆双节,一次性卖了200多只。

   “200元的价格,比普通的乌鸡高出不少,但全生态养殖投入高,卖不到这个价就没有经济效益。”杨风亭说,其实只要是优质的产品,价格高一点消费者也能接受,关键是信任。

    消息一出网络炸开锅,网友讨论成两派,以下是网友言论:

    博士卖鸡,有人认为是不务正业。

    这是资源浪费。

    反映我国教育体制的失败。

    大材小用。

    博士都来卖鸡了,我们这种初中文凭的去喝西北风嘛。

    应该按照优势互补,博士培育出好鸡,让专门的人去卖鸡。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人选择。或许也是无奈之选。

    北大才子陈生不就去卖猪肉了,高学历的人搞农业也会带来新思路。

    或许挺无奈的吧,有科研成果却不能在现实中应用,现在的科研很多都这样尴尬的。

    我觉得挺好,给养鸡卖鸡的人长脸。

    千金难买“我乐意”。

    杨风亭的导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前所长刘纪远对此大力支持,在“千烟洲开发模式”四句话的基础上给她加了两句话“互联网+添翅膀,绿色生态是方向。”

    王辉民认为,历史上“千烟洲开发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新时期,中科院千烟洲站要取得新的成就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但开拓销售市场毕竟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中科院千烟洲站的科学家们希望得到地方政府支持,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百姓增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小编有话说:有学历或者没学历,学历高或者学历低,这些不应该成为人是否应该从事某种工作的评价标准,我们应当思考这样做是否有意义。这种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社会的,一是对于自己的。

上一篇: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核心种源对外依赖严重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