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猪肉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
生猪养殖产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猪肉价格波动对国家宏观经济变量和微观主体收入都有重要影响,猪肉价格上升带动相关物价上涨,形成通胀压力;猪肉价格下跌将为养殖户的收入带来损失并进一步影响整个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频繁,且表现出一种上涨幅度异于下降幅度的现象,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价格的“非对称性”波动。
目前我国学者对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研究大多基于GARCH族模型,但是研究的结论却存在着较大分歧,我国猪肉价格是否存在非对称性,以及是存在“正的非对称性”还是“负的非对称性”等问题均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鉴于黑龙江省是极具潜力的养猪大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基于黑龙江省的猪肉价格数据,运用GARCH族模型对其进行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以期为生猪养殖场(户)深入了解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准确地预测猪肉走势,合理安排养殖规模提供理论依据。
1、数据处理与计量模型
1.1、数据处理
应用黑龙江省2002年1月份—2016年6月份共174个去皮带骨猪肉月度价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于中国畜牧业信息网)。首先利用X-12方法对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序列进行季节性调整以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然后再做取对数运算,处理后的猪肉价格序列使用符号pt表示。由于GARCH族模型需要应用于平稳时间序列,因此需要对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序列pt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猪肉价格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序列△pt是平稳的。因此,将采用序列△pt来分析猪肉价格的波动性特征,而且△pt序列具有良好的经济含义,即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其动态走势见图1。
猪肉价格增长率的动态走势(图1)
由图1可见:△pt基本上围绕在0均值附近上下波动且波动随时间变化出现连续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即存在着明显的波动集群性,而且波动在价格上升区间和下降区间内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特征。因此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该序列与正态分布相比具有典型的“尖峰厚尾”特征,表明△pt序列可能存在着显著的ARCH效应。
1.2、计量模型
1.2.1、GARCH模型
GARCH模型能用较少的参数来描述随机误差项εt的条件异方差特征。笔者使用GARCH项ht来度黑龙江省猪肉价格的波动水平。
1.2.2、TGARCH模型
TGARCH模型允许好消息和坏消息对波动性有不同的影响,是研究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的经典方法。
1.2.3、EGARCH模型
EGARCH模型也是GARCH模型的扩展形式。
2、实证分析
2.1、ARCH效应检验
对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进行ARCH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运用GARCH族模型对黑龙江省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研究会更为简便有效。
2.2、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GARCH(1,1)模型对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的波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增长率对当期猪肉价格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在条件方程中,由于系数估计值小于1,满足参数约束条件,且数值比较接近于1,说明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对于波动冲击的衰减速度较慢,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失。由此可见,应用GARCH模型来刻画黑龙江省猪肉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TGARCH模型对猪肉价格的非对称性波动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系数λ的估计值显著不等于0,说明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序列存在非对称性波动特征,且负向冲击对价格波动性的影响小于正向冲击对价格波动水平的影响,表明“利好”信息引发的波动水平要大于“利坏”信息引发的波动水平,即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存在着“正的非对称性”波动。
2.3、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TGARCH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使用EGARCH模型来检验黑龙江省猪肉价格是否存在着非对称性波动。
结果表明:参数φ显著不为0,且数值为正,说明正向冲击带来的波动大于负向冲击带来的波动,即黑龙江猪肉价格序列中存在着“正的非对称性”波动。该结论与TGARCH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一致,说明结论的得出与所使用的非对称GRACH族模型的形式没有关系,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3、结论
1)猪肉价格增长率序列具有典型的“尖峰厚尾”特征,且存在着显著的ARCH效应;因此,GARCH族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黑龙江省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
2)T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的研究结果均证明黑龙江省猪肉价格波动是“正的非对称性”的,即正向冲击对价格波动水平的影响大于负向冲击对价格波动水平的影响。
3)分析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存在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猪肉价格调控政策存在着时滞性,政府一般会在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后一段时间才出台生猪价格调控政策以缓解猪价波动,但这样的猪肉价格调控政策对于平抑价格波动具有滞后性,从而导致猪价上涨时波动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猪肉供给方不当的供给行为,当价格上涨时,猪肉供给方减少投放,促使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增加了猪肉价格的波动水平;而当猪肉价格下降时,通过减少市场供给使价格下降程度缩小,进而减少猪肉价格的波动水平。
4、政策建议
1)建立猪肉价格监控体系,加强对引起猪肉价格波动因素的关注,尤其是加强对引起猪肉价格上涨因素的关注,提早根据风险指标做出市场调节措施,减少政策的滞后时间。为此,政府可以通过提早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如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和保险,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等措施来预防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
2)可以降低猪肉批发商经营的入市门槛,通过降低从事生猪批发行业的入市标准,引进更多的猪肉批发商,从而增强猪肉批发市场内部的竞争活力,减少猪肉批发商的不当供给行为。
3)我国应建立相关的猪肉期货等与生猪产业相关的现代金融工具市场,使生猪养殖者能够通过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科学预测生猪市场价格的未来趋势,进而合理确定生猪养殖规模,从而实现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目标。
上一篇: 湖北:658头法系种猪运抵武汉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