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时值冬日,气温渐冷。东营天然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猪舍外的一排“小房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抢眼。公司负责人高峰介绍说:“这并不是什么小房子,而是容积600立方的太阳能软体组合式沼气池。通过太阳能加热,有效解决了老式沼气池因冬季气温过低而不能产气的问题。
现在猪舍存栏生猪1000余头,所产猪粪尿全部通过管道输入沼气池,所产沼气用来取暖,沼液、沼渣为养殖区蔬菜大棚和果树种植提供较好的有机肥料,不但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并且我们引进野猪与莱芜黑猪作为种源,进行杂交,自繁自育,所生产的“畜牧康”品牌猪肉也是绿色品牌,广受欢迎。目前公司已建成集生猪养殖、果蔬种植采摘、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畜牧旅游区。”
据了解,今年以来,东营区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加大新技术推广利用,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唱响畜牧绿色发展主旋律。东营区出台了畜禽养殖布局规划、《东营区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为畜牧业污染防治划定了标准和依据。
区财政列支奖补资金1400余万元,用于禁养区内16个规模养殖场、348个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搬迁补贴,截至9月底已全部关停或搬迁。东营区财政列支扶持资金224万元,对全区非禁养区的养殖场、养殖专业户的粪污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全区养殖场、专业户的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东营区畜牧局副局长隋艳芳介绍说,今年东营区实施了2017年市级民生实事——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主要推广新型沼气池治污技术、发酵床降解技术、微生物除臭工艺、有机肥生产技术等多种模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问题,进一步改善养殖环境。
为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能力,今年东营蓝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立教学科研基地,做活产学研结合文章。目前猪场有猪舍6栋,存栏生猪1.2万头,年出栏1.6万头。今年养猪区承担实施东营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项目,主要推广全株青绿玉米发酵湿喂生猪技术,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可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成本15%以上,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蓝海生态养殖区新建有机肥生产车间1座,将粪便添加草粉,通过发酵菌发酵堆积后,生产成有机肥,用于蓝海生态种植基地,既安全卫生又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养殖公司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获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书”,产品获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为解决部分养殖场气味难闻的问题,今年全区购置益生菌素、有机肥发酵菌,除臭剂等5000公斤,用于养殖场的气味除臭。东营阳光牧业有限公司还配备了大型的高扬程喷雾车,按时对场内进行喷雾除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东营区实现了养殖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谱写出畜牧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 河南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省内生猪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