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伐全球高管展望牧场以及设备未来
在中国奶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大环境下,11月8-10日,利拉伐主办的“ 汇•赢未来” 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汇集行业各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集中全国各类牧场的经营和管理者近三百人,就热点话题、发展趋势、合作与共赢展开讨论与交流。
论坛以利拉伐在2017年年初提出的“ 智汇”牧场为主题,旨在携手整个产业链的同仁,共同提高牧场效益,改善员工与奶牛福利,改进牛奶生产过程,提升牛奶质量,减轻奶牛养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为中国奶业可持续、更高效、更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利拉伐全球大客户项目支持副总裁刘亚龙作了从牧场设计看奶业发展趋势的报告。
刘亚龙谈到,利拉伐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设计和规划,利拉伐遍布全球,但提供本土化服务。二是培训和知识服务,为新客户提供全方位私人订制解决方案,向已有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从规划和设计角度来看,未来牧场会是什么样?
刘亚龙认为,牧场设计,不仅要注重当下的功能,也要考虑未来牧场所面临的情况。泌乳牛舍、挤奶中心、饲料中心、后备牛舍、粪污处理等要素都要考虑其中,尤其是粪污处理,如果不能在早期对粪污进行收集、处理,很容易对奶牛健康和牧场整体环境造成威胁。在未来的牧场中,机器人将扮演重要角色,如自动挤奶系统的应用等。

利拉伐全球大客户项目支持副总裁刘亚龙
牧场的盈利能力如何保证? 未来,牧场面临着六大挑战,包括牧场的盈利模式,奶牛的饲喂,动物健康与奶牛舒适度,改善奶牛繁殖力,牛奶质量与产量,如何管理牛群、系统和员工。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因素,一是要关注饲喂,饲喂是牧场开销最大的环节,也是牧场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二是要关注奶牛舒适度。我们可以从一些信号来发现奶牛是否舒适。如,健康舒适的奶牛有75—80%的时间在反刍,每个食团反刍40—70次,如果反刍次数减少,则意味着日粮有问题。
从全球来看,牧场管理中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从全球趋势看,牧场管理一是要高效,也就是如何让奶牛产奶量达到最佳盈利水平。二是要增加乳品的竞争力。在城市化的驱动下,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不断上升。每个牧场都有独特的环境,每头奶牛都类似,每种情况都有解决方案,牧场管理是生产力的关键,牧场中的人员、饲料、科技与环境、牛奶、繁殖、健康都相互关联。而利拉伐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团队能从早期的实施为您提供支持。
利拉伐亚太区传统挤奶机方案经理余锦涛介绍了中国挤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利拉伐亚太区传统挤奶机方案经理余锦涛
中国奶业面临高度国际化的竞争环境,除了日本奶价最高,中国奶价比其他国家平均水平高出50%,但中国奶牛养殖亏损面超过了50%。面临这种情况,如何提高盈利能力显得很重要。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做好挤奶流程管理。如做到稳定一致的挤奶流程、排奶快、带杯时间短等。余锦涛还介绍了杯组定位—服务臂的应用。通过美国牧场和中国牧场挤奶流程的录像对比,来说明科学挤奶的重要性。
挤奶技术发展趋势: 一是转台挤奶机将逐步取代并列式和鱼骨式挤奶机。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强度,转台运行费用低,容易建立稳定的挤奶流程,这也是全球化的趋势。二是挤奶机器人的快速增长。三是转台挤奶机的机器人化——药浴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在中国是大势所趋。四是新技术的发展,如远程服务、清洗分析、自动体况评分、在线监测奶牛生理指标等新技术。
上一篇: 金新农:预计获得政府拆迁补偿7000多万元
下一篇: 禾丰牧业:饲料盈利能力恢复,屠宰规模持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