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牛羊养殖大盘点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羊肉的需求快速增长,每年增长量为20多万吨。作为国内牛羊肉中原产区的主要省份,山东的牛羊肉产量和企业数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那么山东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呢?
“一带两区”产业带
山东是我国牛羊肉生产大省,近几年,山东肉牛肉羊发展的区域集聚度提高,形成了“一带两区”的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即沿黄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涵盖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南、泰安和淄博9市,该产业带的牛肉产量占全省牛肉70%以上,羊肉产量占全省近80%。
“两区”,即鲁中南肉牛肉羊产业区和胶东半岛肉牛肉羊产业区,其中鲁中南肉牛肉羊产业区涵盖莱芜、临沂、日照和枣庄4市,牛肉产量占全省的8.7%,羊肉产量占全省的13.8%;胶东半岛肉牛肉羊产业区涵盖青岛、烟台、威海和潍坊4市,牛肉产量占全省的20.3%,羊肉产量占全省的7.2%。
优势与劣势 产地优势 山东发展肉牛肉羊产业,拥有自己独特的产地优势,包括环境因素、品种因素等,在全国地位不可替代。山东位于东经114°~122°、北纬34°~38°之间,属暖温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1℃~14℃,年均降雨量550~990mm,适于种植各种作物和养殖各类牛羊品种。
品种优势 山东省现有15个牛羊地方品种,均是国家级品种,其中鲁西牛、渤海黑牛是生产高档牛肉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脂肪沉积均匀,肉质细嫩;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济宁青山羊等品种多数属于高产多胎品种,竞争优势明显。
与内蒙古等牛羊肉产地相比,山东牛肉的质量非但不差,反而更好。比如牧区的牛肉,虽然可以制成牛肉干,但很难做成高档肥牛。相比而言,农区的牛肉色香味俱全,不仅肉的颜色鲜艳,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
优势明显,但是山东牛羊肉产业问题也很多。
规模小,成本高 山东肉牛肉羊产业养殖户占比大,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养殖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牛羊肉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基础母畜数量逐渐减少,不利于产业发展。
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山东省内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众多,但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建设不完善,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全国性知名品牌。许多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的经营观念淡薄,养殖、加工、销售环节独立、脱节,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与协调。
上一篇: 广东:《海洋与渔业》杂志社举行乔迁揭牌仪式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