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1996年年底、1997年年初,上海希望遭受重挫。为什么?与我们的品质管理有关。
从创业初期,1994年、1995年、1996年这三年,上海希望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1996年下半年我们换了一个总经理,他在房山希望实习了两三个月,由于表现比较好,总部误认为这个人比较优秀,就重用了。到了上海希望,他也非常努力,三个月就转正了,但这恰恰害了他,他觉得我不得了,这种心理状态必然要出问题。当时市场疲软,眼看自己就要出成绩了,这时他着急得不得了。
刚好又有客户要求他降价,但原料还在涨价,他想反正希望饲料好卖,他把质量降了点照样好卖。我们做配方时都留了点余量,但效益要下降。第一次他把余量丢掉了,市场上没有太大的反映。看到这一手有效,他马上再来,这一降马上出了问题,经销商得了三倍的利润,但对养殖户还是按原价卖,人家相信我们。
这时我派一个总经理去了解市场,他将问题反映到我这里来了。发现这个问题,我打电话去给上海希望的总经理,要他一定按总部的配方来做,下来之后他跟人家商量,说董事长只是非常严格地要求,但总的来说还算比较客气,既然董事长比较客气,我们就悄悄地整下去,不让他晓得就行了,就这样维持着虚假的繁荣。这时,华东的其他几个兄弟公司也学着他做。
几个月后,销量和效益开始大幅下降 。春节过后,竞争对手降价了,我们的质量不好,价格也没有降,客户就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他们销量急剧上升,我们则到了亏损的边缘。三月初我到华东去调查,有经销商指着我的鼻子骂,说你们质量越做越差,用了之后光长毛不长肉,这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我不得不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亲自来解决这一问题。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我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什么呢?说我们把质量做差了?说我们偷工减料了?说我们的总经理不行了?都不能说,只能说市场疲软,农民不赚钱,我们为了回馈客户,决定大幅度降价。信息传出去,美国和香港、台湾的媒体都报道了,说明希望集团影响之大,但如果搞不好将会臭名远扬。
在内部,我召集华东几家公司开会,我讲那是对农民的犯罪,我们把商誉卖掉了,经销商利用了我们,我们得了不该得的钱。现在我们只有向农民谢罪,真真实实地向农民谢罪,把不该得的钱吐出来才不会垮掉。我说这是市场对我们的惩罚,我们的行为是认认真真地向农民谢罪。我们必须这样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组织调整,坚决拿下了追求短期行为的总经理。我们狠抓质量,让利销售,并把大部分利润让了出去。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市场才逐步恢复,但无论如何,我们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下降了,这个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现在过去很久了我们才来公开说,但这种现象再玩一次我们就完蛋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一定要树立长远经营思想,不能捞一把就走,一定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产品不能帮助到他们,他们就会抛弃我们。这是最根本的,违背了就要垮掉,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市场认可你的产品,客户用了你的产品能够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利润,这时你大胆要你的利润,因为这时你首先保证了客户的利益,保证了经销商的利益,这里面有技术含量,有经营管理,当然还有一部分商誉。商誉创造的利润最好不要拿,商誉创造的市场你可以要,但利润你不能要,因为商誉你可以多卖钱,但这个钱你不能多要,你多要的话就是在透支商誉,透支商誉得到的利润你一定得再吐出来。
上一篇: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参观永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