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康生物:新常态下蓝耳病的防控新思路
如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依然是危害全球的最重要疾病,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国养猪业,服务于天康生物的合作伙伴,9月30日,由天康生物主办的2017年蓝耳病防控专题研讨会(山东站)在潍坊蓝海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特邀国际知名蓝耳病防控专家,来自美国卡氏集团的Aaron Lower博士,与天康生物全国市场部技术总监曾容愚博士一起与大家分享和探讨新常态下蓝耳病的防控新思路。
美国卡氏集团的Aaron Lower博士
Aaron博士通过图表详细介绍了蓝耳病的流行病学,指出由于分离株与致病性都已改变,蓝耳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同时我们必须了解猪场存在的毒株,首选检测方法是核酸/氨基酸测序-ORF5区域的606个碱基对。对于蓝耳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和实验室诊断,将血清送于实验室诊断存在局限性(无法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故送抗原更可靠。现在美国除使用唾液检测蓝耳抗体外,还采用断尾的尾巴拭子与去势睾丸的液体作为检测样本。
最后重点讲解了蓝耳病毒的控制和净化最新进展,提出了净化的具体步骤:识别风险,通过实验室诊断(PCR和ELISA)确定种猪群蓝耳病毒状况类别,转入下7个月需要的后备(3到30周龄),使用弱毒苗免疫所有的后备母猪和整个猪群两次,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一点式:清空整个育肥舍/免疫此后两个月的所有小猪(7到10日龄)。
天康生物全国市场部技术总监曾容愚博士
曾博士在报告中概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毒的发病标准:至少3日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出现精神食欲下降,眼结膜炎,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大体剖检,肺部出现片状实变。对于换毒株还是换思路,曾博士指出:许多猪场一个以上毒株并存,互换交叉保护力;序列不是保护力,也不是毒力的代名词;型之间/亚型之间存在交叉保护力。
此外,指出了实现断奶仔猪阴性的措施:母猪不排毒,没有跨胎盘感染,封群180-250天,母猪不被生长猪群流行的新毒株感染;仔猪不被感染,一点式有困难,需清群;内部生物安全;批次生产等。最后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天蓝净,并指出其无直接伤害、降低二次伤害等独有优点。
与会人士认真倾听
上一篇: 中山广食农牧:公司为员工,员工爱公司
下一篇: 牧原举办国庆晚会,盛世赞歌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