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在吉安市畜牧业结构中,生猪一直占统治地位,肉类总产中猪肉占 80%,牛肉占 5%,低于全国13%的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需求越来越大。
据目前市场调查,活鸡 10~12 元/kg,鸭肉 12~16元/kg,狗肉 16~20 元/kg,羊肉 30~34 元/kg,猪肉16~24元/kg,而牛肉 36~40 元/kg。价格占所有肉类之首,而且供不应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即使山区养牛也是 2 个月耕田,10
个月空闲,所以,许多农民不养牛。据 2009 年统计,吉安市存栏牛只有 71.12 万头,户均有牛仅 0.7 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吉安养牛资源
饲料资源丰富:吉安市农作物以水稻生产为主,大量的水稻副产品为养牛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资源,按粮食产量一半折算,仅稻草就超过 20 亿 kg,统糠、秕谷最少也有上百万公斤,还有花生蒿、红薯藤以及各种饼类等,收集起来加工处理后是养牛的好饲料。
草场面积大:据 1980 年调查,吉安市共有草山草坡面积33.33 万 hm2,其中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草场占可利用面积的 30%,而且都分布在吉泰盆地。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实行土洋结合,公私并举,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为人工草场或半人工草场,其牧草产量可以翻番,养牛潜力巨大。
种质资源优:吉安黄牛是江西省三大地方良种之一,不仅耐热耐寒耐粗饲,而且产肉性能也较好。据测定,吉安黄牛屠宰率为 45.96%,净肉率 36.71%,酮体出肉率79.81%。通过引入外来优良肉用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产肉率还可大大提高,深受广大养牛户欢迎。
农民有养牛习惯:农民养牛基本上以放牧为主,即使冬季舍饲期,天气晴好也同样放牧,主要是在村前屋后,十边地牵养系牧,饲料以野草稻草为主,即使农忙季节也只是喂些农作物秸秆、食盐水和少量米糠等,在舍饲时,每天喂稻草 5~6kg,管理非常粗放。若能改变传统的养牛方法,像养猪一样精心喂养,肉牛出栏率就能大大提高。
吉安应强化养牛措施 发展低耗粮草食动物养殖
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产出的是肉。它不与人畜争粮,是一种低耗粮的草食动物,发达国家的畜牧业都是养牛为主,美国的牛产值占畜牧产值的50%以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养牛都占 90%。根据国内、外市场行情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在畜牧业结构中,把牛放在第一位,形成第一产业,势在必行。其主要措施有:
实行种草养牛:要彻底改变过去粗放落后的养牛方法,必须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实行割草舍饲牛,适当喂些玉米、米糠、饼粕等精饲料,通过关养舍饲的方法,每天喂 2~3 次,在饲料中补充一些营养添加剂,不仅牛只生长快,而且肉质好。
兴建牛料加工厂:吉安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秸秆十分丰富,用之不尽。但农民多数用作燃料,十分可惜。特别是新鲜稻草,如果能在收割稻谷的同时,及时收集上来,科学加工处理,制成草捆,不仅能保持原有水份,而且营养价值全面,可备淡季、天灾应急使用。干稻草通过尿素氨化处理,不仅能提高适口性,还能增加蛋白质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将谷壳粉碎加工后,再加淀粉等营养物质,形成混合(配合)饲料,推广给农村养牛户,以提高养牛的效益。
建立稳固的牧草基地:牧草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吉安市地形多为丘陵岗地,草山面积大,十分有利于开垦种植各种优质牧草,既可割草喂牛,也可以轮流放牧;还可以实行退耕还牧,在现有耕地中退出一部分地势较高的田地种植牧草;据统计吉安市每年都有20万hm2左右的秋、冬休闲田可实行农牧结合,种一季黑麦草,解决牛群冬春牧草枯黄不接的问题。在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可在林下山坡撒播牧草种子,实行林牧套种,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牧草产量,有利林牧互相促进。
新建良种牛繁殖场:近年来,吉安市黄牛改良工作成效很大,但只限母牛户受益。若能在吉安市新建一个大型良种牛繁殖场,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千家万户提供各类大小不等的牛种。农民随时可以买到牛,饲料牧草有保证,每户饲养 2~3 头牛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户增养 2 头牛,按现有 71 万头计算,牛的总数可增加2/3,达到 210 多万头,将超过了现有存栏猪 203.9万头的数字,实现以牛为主的目标,可有效解决牛肉供应紧缺的问题。
加大农民养牛的政策扶持力度:现在农民种田有补助,养母猪户也有保险补贴,而农民养牛没有补助,所以,农民养牛积极性不高,致使吉安市户平均不到 1 头牛,造成牛价暴涨。如泰和县和泰实业公司投资 1.16 亿元,新建年屠宰肉牛 15 万头生产线,现在由于牛源严重不足,处于半停产状态。只要政府拿出一定的惠农资金,每头牛补助200~400元,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养牛的数量、就会快速增长,其产业经济效益就能大幅度增加。
上一篇: 品牌化运作 鸡蛋经营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