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我国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包括开拓阶段(1985~1998)、探索阶段(1999-2006)、整合阶段(2007~2011)、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
当前的发展特点是:以养殖工程设施设备单元的开发为重点,以借鉴、模仿、集成国内外水处理设备为特征,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关键基础理论开展了初步研究,产业对循环水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加,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大规模生产应用较为少见。
随着老百姓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际遇。至201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面积逾140万m2,养殖企业110余家(2012年,57家,37万m2),循环水养殖约占我国工厂化养殖总水体(2015年水体2693.7万m3)的5%,其中,山东、天津、辽宁等省市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企业的数量、规模居国内前列;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有精准性、标准型和简约型三种模式。
近年来,我国循环水养殖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循环水设施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部分海水鱼类工业化养殖生产规范逐步建立,养殖技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当前至未来一段时间,制约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降低成本、完善生产工艺和防控病害。
针对我国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建议加强基础前沿科研;针对装备自动化程度底,材料工艺落后问题,建议聚焦重大需求,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构建基础标准;针对缺乏系列化成套装备产品问题,建议设置专项规划;针对工程化程度低、未形成产业问题,建议采用市场导向、产业化等政策支持;针对基础平台建设薄弱,建议通过建设工程技术中心、产业联盟等方式来解决。
预测未来5年,我国的工业化循环水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加强,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部分达到国外领先和先进水平;
(2)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精准管理技术标准、生产体系基本建立;
(3)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突破500万m2;
(4)循环水育苗系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5)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应用不再依靠政府和科技人员的推动,而成为养殖企业自发的需求。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