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企业资讯
首页>企业资讯>赵遵阳:现代牧业高产配方的秘密

赵遵阳:现代牧业高产配方的秘密

    赵遵阳,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畜牧、动物营养专业,师从孟庆翔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奶牛科学系。现供职于现代牧业集团营养中心,带领其团队负责26个牧场、22万头奶牛的营养和配方。


赵遵阳 现代牧业集团 营养中心

    如何配方 怎么进行评估?

    我认为无论配方做的怎么漂亮,首先需要保证奶牛能吃的进去。所以,配方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牛只采食量最大化,如果牛只吃不进去,配方的潜力或者产奶潜力会受到抑制。其次,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无论糖分、淀粉还是可溶性纤维,虽然我们通常只是测定淀粉含量,但是还需要平衡糖分、淀粉、可溶性纤维不同的供给,不能一方面多了,另一方面又少了。最后,要保证足够的瘤胃可降解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在国内,除非是特别高产的牛只,否则过多的强调过瘤胃蛋白的作用,意义并不是大。牧场应该保证瘤胃微生物蛋白的需要,然后再讨论是否需要补充部分过瘤胃蛋白,而过瘤胃蛋白的添加,只有少数几种蛋白对产量有贡献,大部分过瘤胃蛋白对产量的贡献不明显。

    最好配方的关键因素

    我认为关键是需要匹配碳水化合物蛋白的数量和降解速度,首先应该保证充足的可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还保证有充足的可溶性蛋白,蛋白降解和碳水化合物降解速度都要快,两者都快了才能提高微生物蛋白的产量,相应的才能把蛋白降下来,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否则因为蛋白降解的慢,或者碳水化合物降解的快,两者不匹配造成牛只体况不稳定,或者造成蛋白浪费、牛奶尿素氮升高,对牛只繁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现代牧业高产配方指标

    给大家分享一下现代牧业的高产配方的指标,因各牧场之间的条件不一样,粗饲料质量不一样,包括产量水平的不一样,我们目前干物质采食量在24~26公斤、淀粉25%~28%、糖份5%~6%、蛋白16%~17%、可溶性蛋白30%~35%。

    高产配方的具体设计

    1、最大化使用青贮量(建议使用量25~26公斤) 现代牧业内蒙牧场玉米青贮已经用到了26公斤,其产量也保持的不错。
    2、少量使用进口苜蓿 以大量使用玉米青贮作为基础,我们可以减少进口苜蓿的使用量,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一般高产牛进口苜蓿使用量2公斤左右。
    3、合理搭配短纤维饲料 必要的情况下,合理搭配短纤维饲料,短纤维饲料相对比较贵,无论甜菜粕、豆皮都相对较贵。粗饲料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合理使用短纤维饲料可以有助于提高采食量。
    4、压片玉米、玉米粉的使用 对于玉米的使用或者淀粉的供给,有条件的牧场应该同时考虑使用压片玉米和玉米粉,搭配比例建议1:1。
    5、糖蜜的使用 目前我们有7个牧场使用糖蜜,主要建议使用甘蔗糖蜜。市面上的糖蜜来源、质量、价格差别很大,所以对于糖蜜的选用,一定要选择厂家非常稳定、货源比较充分的,才能够保证货源质量,以及牧场稳定的供应量,否则的话,如果随便选一个,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6、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 豆粕是主要的蛋白饲料,配方中药保证一定的用量。
    7、考虑棉粕、喷浆玉米皮、啤酒糟、DDGS等其他蛋白饲料 最后,可以考虑一下其它低质蛋白,包括棉粕、喷浆玉米皮、啤酒糟等。

    评估配方效果

    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几点进行评估。
    1、原料质量是否符合配方标准,是否稳定?对于原料质量的要求是优质稳定,不能今天好、明天不好,要求每天都一样。
    2、采食量是否达到预期?配方设计多少公斤,产量多少公斤,奶牛到底能不能吃到这么多的采食量。
    3、是否影响TMR制作质量?有的配方软件看上去非常好,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不好加工,饲料过细等问题,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4、牛奶指标是否合理?现在交奶比较困难,所以,牧场还是要充分的考虑牛奶指标的必要性。
    5、牛只反刍是否正常?
    6、牛粪评估是否合理?
    7、MUN/BUN 需要评估蛋白营养的状态。

    高产牛的粪便评估

    目前牛粪评估的做法是要求各牧场饲养处两周检测一次,或者每次新配方投入生产以后做一次高产牛牛粪的评估情况。主要是观察牛粪的成形情况,可以因此反映出原料质量的变异,牛只是否有产奶潜力,也可以通过牛粪情况得以反馈。
    高产牛粪的评分标准,目前要求是在2、5~3分。另外还要观察群体整体牛粪的均匀性。因为即使在同一个牛舍内,奶牛个体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可能会出现有的粪便特别干,有的粪便又特别稀的情况。如果每一坨粪便之间差异都不是很大,就说明配方的执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不能忽略的还有消化情况,通过肉眼的观察,用水冲完后的观察,包括未消化的棉籽,无论用多少棉籽,牛粪里都肯定有未消化的棉籽,我们希望里面没有带茸的棉籽出现。如果玉米粉比较粗,也可以看到牛粪里有细小的玉米小颗粒,甚至在压片玉米质量不好的情况下,也会在粪便中出现玉米。最后,需要牧场经常进行评估,我们各牧场会定期检测牛粪的淀粉含量,一般会控制在5%~7%左右。

    美国的哈金斯博士曾讲过“高产牛粪淀粉含量一般要低于3%~5%,3%以下是最好的,5%以下也没有问题。如果5%以上,每高出1%,将会影响0、35公斤的产量”。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应该结合牧场的实际情况,如果配方淀粉本来设计比较高,而且牛只采食量大,瘤胃通过速度快,自然而然牛粪里边的淀粉含量高。所以,不要因此判断淀粉消化率差,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整体配方的效果。

    实际生产与配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原料质量。原料质量的变异或者因为配料不太准确,可能造成配方理论指标和测定指标的差异。我们要求牧场每个月做一次配方检测,每次新配方执行以后也要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所得了解营养中心的理论指标,包括蛋白、NDF等与实际取样测定的情况会不会存在差别。

    第二,青贮质量不稳定。多数牧场有相当一部分配方的调整就是因为青贮质量的不稳定,包括气味、铡切长度、干物质、籽粒破碎等等,其中气味占据一定的比例,主要是因为牛的嗅觉非常灵敏,气味稍有差异,牛只的采食量就会出现变化。干物质如果收的比较晚,或者青贮窖平均值非常好,在33%左右,但是有的青贮干物质是38%,有的的27%~28%,虽然其平均值非常好,但是因为干物质含量产生差异了,牛只采食量也会出现变异,所以青贮我们一定要要求其优质、稳定、均匀度较好。

    第三,进口苜蓿质量不稳定。现代牧业的进口苜蓿总用量较大,产地包括批次、茬次存在一定差异,供应商也比较分散,造成进口苜蓿质量不稳定,比如苜蓿相对比较碎等。我们现在主要就是加大优质青贮的使用量,减少对进口苜蓿的依赖,相对可以减少不稳定因素。
    第四,乳脂率低。这并不代表多数牧场,但总是有少个别牧场会时不时出现脂肪偏低,交奶非常困难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目前首要考虑是不是粗饲料的质量变差了,或者粗饲料使用量太少了。然后考虑是不是配方淀粉太高了,或者是不是配方瘤胃淀粉利用率太高了。另外,还要考虑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如果用了过多的过瘤胃蛋白,配方的可溶性蛋白少了,瘤胃氨的浓度就会偏低,纤维分解菌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所以相对产生的乙酸就少了。而对于脂肪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判断,过去老是依靠减少玉米、增加苜蓿,有时候管用,有时候又不管用了,反映了配方的差异性,牧场跟牧场之间的配方也是不完全一样的。牛粪里可能有些不消化的玉米、棉籽,或牛粪偏干等,通过配方的调整来挖掘牛只产奶潜力,尤其牛粪比较干的情况下要挖掘产奶潜力,比如增加淀粉或者增加瘤胃可溶性蛋白提升牛只的产奶潜力。

上一篇: 当了这么多年宠物电商老大,波奇网下一步要干啥?

下一篇: 食药监总局公布第九批奶粉配方注册名单 辉山乳业危机后首次通过注册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