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农集团的前世今生(一)
你知道:宫廷御用的北京油鸡长什么样?纯种的北京“黑六”是双眼皮?全聚德、“酥不腻”的大董……
“天下美味”北京烤鸭老家是哪儿?三元牛奶、八喜冰淇淋、丘比沙拉酱、麦当劳……这些我们熟悉的食物,有何渊源?
它们承包了咱家厨房——是首都最大的农业国企——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农集团”)家族的“富二代”!富,物产丰富的富!
当然啦!作为首都“奶瓶子”、“米袋子”、“菜篮子”,首农集团是当之无愧的“富一代”呀!与共和国同岁的他,60多年来,承担着首都北京的安全食品保障任务,已形成“从育种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创造并不断刷新食品安全0事故纪录。
68年艰苦奋斗,68年热血洗礼,68年开拓创新,让他经受住了时代的历次考验。“富一代”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重温他成长、壮大的历程,探寻“永葆年轻”的奥秘!
白手起家 1、盐碱地上“变”出16个国营农场 成就首都副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他的曾用名叫——北京农垦,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
1949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年,北京平郊农垦管理局(后改名为京郊国营农场管理局)成立,担负起垦荒造田、收复旧农场、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一大批开拓者开赴盐碱涝洼的南海子、沙尘蔽日的西北郊,改土治水挑战自然。经过艰苦奋斗,在京郊建立起了北郊农场、双桥农场、永乐店农场、南郊农场等16个国营农场,使昔日贫瘠凋零的京郊穷乡僻壤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首都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国营农场历史旧照
巨山农场:3头奶牛 新中国北京奶业从这里起步 1949年5月30日,老红军樊士成率队赶着5辆马车,其中还有朱德总司令乘坐过的马拉轿车以及20多匹大牲口和3头奶牛,从河北西柏坡奉命来到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报到。随后,中央在香山果园建立了一个小型副食品供应基地,这是巨山农场的前身。就是在这样简单匮乏的条件下,拉开了垦荒大幕。
南口农场:“吃豆沙馅窝窝头就着胡椒白玉汤”的2580人“改天换地” “南口有三宝,沙子石头野酸枣;南口有三少,缺水缺土缺肥料”。垦荒者们每天步行10多里去挖直径1米、深80公分的树坑,取出近1立方米的卵石与沙,再到1里地以外运土回填。正是春寒料峭,沙石地冻得硬邦邦,一镐下去,一个白印,虎口常常会被震裂。午餐是窝头咸菜伴着风沙吃,窝头冻成了硬疙瘩就用镐头砸碎;喝的是落满了黄土尘沙的混水,他们却打趣说“吃豆沙馅窝窝头就着胡椒白玉汤”。
从1958年到1965年,这片旷野荒滩的平均土层不到20厘米,却建成了“万亩果园”。
如今,南口农场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采摘的好去处。汁多、肉脆、酸甜适度、耐贮存的“国光牌”苹果,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红星集体农庄:“最初的梦想”大丰收,毛主席都点赞! 1952年春天,南郊红星地区八户农民办起了“穷八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建设“红星集体农庄”,实行“土地归集体,取消土地分红,牲口、农具作价归公,完全按劳动取酬”。1953年春耕采用机耕,粮食实现大丰收。引起了农民一片轰动,纷纷要求入庄。
红星集体农庄越办越好,声望越来越高。毛泽东主席看了《红星集体农庄全面发展的规划》后,给予充分肯定。
毛泽东:“这是一个全乡一千多户建成的一个大合作社(他们叫做集体农庄,即是合作社)的七年远景计划,可作各地参考……自从取得了这个条件,我国的面目就将一年一年地起变化。每一个五年将有一个较大的变化,积几个五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变化”。
现在,红星集体农庄是距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都市农庄(是一个"绿色生态庄园"),也是南城五环内最大的千亩油菜花田,花海规模堪比法兰克福陶努斯山脉花海。
那些年,首都“奶瓶子”走过的路……
最土的送奶车,却蕴藏了当时送奶工的智慧和心血。
那时候的乳品厂没有机器,熬牛奶是土灶大锅,送奶更是土法:铁管焊成加长大自行车,车把比现在的长1倍,车身长3尺,全车层层挂满布褡裢,布褡裢上有数十个口袋装牛奶。不算自行车就已重80到120斤了。送奶工每日凌晨从市区开始,远到石景山、大兴、房山、通县往返穿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东四奶站的送奶工张士崐,曾创下了日送奶1080磅的纪录。
1959年2月25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地面积雪深达2尺。孩子们哭了,老人们急了,今天的奶看来要吃不上了。北京奶站全体总动员,手拉,车推,肩扛,终于在当晚将9万多磅新鲜的牛奶送到10万户居民的手中。
后来,生奶变成鲜奶,又有了奶粉以及奶制品,但送奶精神未变,北京奶业与首都人民血乳交融的深厚情谊未变。
三元及递,最美送奶工
除了大力发展奶牛业,北京农垦的猪、鸭、鸡、渔等养殖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当时,提供北京市场全部奶制品和十分之一以上的粮食、肉类、菜、蛋、鱼、果品等,被称为“果菜肉篮子”。
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北京农垦在继续担负城市副食品供应的同时,开始利用自己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优势,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一时间,食品加工厂、酿酒厂、服装厂、制药厂、机械厂等涉及数十种工业门类的上百家企业在京郊大地蓬勃发展。工商业年产值数十亿元,从业员工近十万人,北京市民不仅吃着首农的农副产品,也用上了首农产的各种物品,京郊农民也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开始到厂里上班的生活啦。
下接:首农集团的前世今生(二)
上一篇: 温氏承担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下一篇: 荷斯坦携手Waikato走进天津梦得集团第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