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畜牧兽医技术
首页>畜牧兽医技术>传统猪舍改造工艺与新式环境调控猪舍设计及运用

传统猪舍改造工艺与新式环境调控猪舍设计及运用

    摘要:在猪舍的设计中,其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将会对养猪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猪舍设计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所在。相关人员必须对猪舍的改造设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其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养猪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传统猪舍改造工艺与新式环境调控猪舍设计及运用展开深入剖析,旨在更好地提高养猪效率。

    近年来我国的猪舍建筑和设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由于猪舍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将会给养猪效率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猪舍设计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其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提升养猪效率。

    1  传统猪舍改造工艺设计分析

   (1)空气过滤式公猪站改造工艺设计。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种公猪站的设计工艺与设施设备现状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公猪站条件极为简陋,猪舍的设计也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在夏季,猪舍的降温效果比较差,对其进行升级与改造已经迫在眉睫。为此,相关单位选择将某城市设为综合试验站,对一座猪舍改造为空气过滤式猪舍,其面积约为750m²,设计猪舍单体栏200个,饲养200头公猪。

    其设计工艺主要表现为对原猪舍的主体框架结构改变,设计安装相应的地沟风机遇可编程的环境调控系统;采用全漏粪地板模式;对于冬季猪舍的进风模式,主要设置为初高效一体的过滤器,使得过滤效果能够达到100级;夏季的过滤系统主要分为初效过滤与中效过滤两级系统,在选择中小过滤器期间需选择W型,并增大过滤面积的2倍,使得其使用寿命能够得到有效延长,过滤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保育舍与母猪舍改造工艺设计。着手于母猪舍舍内养殖环境改善方面,对于保育舍和产房等需要通过塑料扣板进行猪舍室内吊顶,其中还需要安装相应的湿窗帘降温设备。试验表明,“吊顶+湿帘”工艺夏季能够将室内温度降低5~6℃,能够减少母猪冲凉降温方面的用水量。同时分娩仔猪的成活率也有所提升,而母猪的返情率大幅度降低。

    2  新式环境调控猪舍的设计和应用分析

    在大型自动化母猪繁殖场设计期间,需利用大跨度新模式猪舍建筑设计方式进行设计。该养猪场饲养6000头母猪,设计期间对道路、入口与整体建筑布局、配套妊娠舍等展开设计,同时对场地内的污水、道路和转猪等方面进行设计。绘制了养殖场建筑平面布置图、立面图与剖面图,对不同房舍的通风情况、料线以及排污等制定相应方案。其中妊娠舍的工艺参数为妊检前期时间为5周、妊娠中后期为11周。另外,需要对猪舍的温度严格控制,猪舍温度达到26℃的时候,需将6档风机与水帘泵启动,从而使猪舍内的温度不会过高。对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也要严格控制,通常湿度需控制在50%~70%之间。通过分析一年的运行生产数据,和传统猪舍生产效率相比,新式环境调控猪舍的母猪配种分娩率能够提升4个百分点,超出设计参数。而窝产活仔数也有所提升,提升0.21头,平均成活率能够达到98%。

    在猪舍使用期间,首先需要确保分娩舍的全进全出。换言之,需确保妊娠舍能够按照批次配种母猪数足够,以此有效提升产房的使用效率。另外还需要注意夏季的通风情况,需高度重视除进风口外其他任何区域的密闭性,否则通风降温效果将会下降。在实际运行当中,当关闭分娩舍走量门窗后,外界温度达到35~37℃期间,舍温能够保持在27℃左右,湿度会在60%左右,这在提升养猪效率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3  总结

    猪舍规划设计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必须对其深入研究,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当前,国内很多猪场均完成了饲料输送系统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供料自动化目标。同时,猪舍的改造与设计也正在向着自动化、标准化和轻简化等方向发展,这对于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宋黎明 河南雄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 高原藏系母羊的饲养管理

下一篇: 外购500头架子牛育肥的成本效益分析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